生活,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歲月,也不會永遠靜好如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人工作、生活的節奏,也讓這個春天讓少了往日的喧囂和活力。
面對如此變故,在福建泉州這座古老而又愛拼敢贏的城市,我們聽到許多故事值得書寫,我們看到許多情景值得記錄——
在封控區當“樓長”是種什么體驗?
疊紙皮箱、清理垃圾、運送物資……1988年出生的黃曉宇,有生以來都沒做過這么臟、這么累的活。
疫情來臨,作為洛江區檢察院一名檢察干警,黃曉宇變身封控區樓棟的“樓長”,負責登記業主人數、清理生活垃圾,轉運物資,照顧那些出不了門的業主們。
黃曉宇為封控醫護“大白”出入消毒
3月14日晚10點多,黃曉宇接到單位政治部主任蘇嘯鳴的電話,說社區那邊人手不足,需要支援。當晚11點多,黃曉宇就趕到大江盛世小區,一直忙到15日凌晨2點多才回到單位宿舍。
15日清早5點多,該小區C區某棟樓某單元要進行封樓,沒睡兩個小時,黃曉宇又匆匆趕往小區.“要趕在群眾出門前,就把樓封好,確保人員不流動。”
接下來,是照顧被封樓棟業主的生活起居。一棟樓有幾戶,一戶有多少人,幾戶是業幾戶是租客,這些通通要摸排清楚,一來方便醫護人員上門做核酸檢測,二來確保物資均能配送到位。
隨后,該小區B區的某棟樓也被封控了,黃曉宇這位“樓長”更忙了。B區被封控的這棟樓共有68戶208名業主,從第一天到次日,就積累了6大桶的生活垃圾。從上午9點多開始,黃曉宇和保潔阿姨、志愿者便忙著清理搬運垃圾,直到中午12點多才弄干凈。
黃曉宇正在清理垃圾
“那幾天剛好很熱,防護服里都濕了,但是那刻我想起那些環衛工、保潔員,深深感到他們工作的艱辛和不容易,心里莫名的感動……”黃曉宇克服各種困難,為了錯開垃圾清運和物資配送時間,他們每天上午9點半、下午3點半清理垃圾;每天上午11點、下午5點配送物資。
平時可以當成普通垃圾處理的生活垃圾,在疫情期間都要進行嚴格消殺、打包、封蓋,然后再消殺再清運。而打包垃圾需要用專用紙皮箱和垃圾袋,紙皮箱還是平的,需要自己疊好、封底,然后在箱底放兩層垃圾袋,把垃圾放進去后打包,再將整個箱子用兩層垃圾袋包裹起來,再封蓋。
僅一棟樓一天就要打包40箱垃圾。“多虧了志愿者大姐,她是主力,幫忙做了好多事。”黃曉宇說,打包垃圾流程繁瑣,又不容馬虎,一旦造成二次污染,后果非常嚴重。
垃圾清理干凈后,黃曉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我消毒,因為緊接著就要給業主們送物資。“物資里有雞蛋、牛奶這些不可以擠壓的東西,只能用平板車來運送,完成一次配送要跑9趟。”
業主出不了門,很多人很擔心,情緒也不好,黃曉宇不斷在業主群里安撫大家的情緒。“大部分業主都能夠理解,并感謝我們的辛苦付出,這讓我感到辛苦很值得。”
據了解,洛江區檢察院每天下派15—25人,配合五個小區的管理。“希望疫情趕緊過去,我女兒還等著我給她講睡前故事呢。”黃曉宇已經連續9天沒回家了,他想女兒了……
一張小小便利貼,傳遞溫暖和安心
“有事找中院抗疫小分隊,你我攜手,共渡難關!”
“病毒可以被隔離,但溫暖不會被隔離,在家照顧好自己喲!”
“疫情終會過去,靜候春暖花開。別忘記,我們一直在一起!”
……
每一袋物資包裝袋上,都貼有寫著鼓勵話語的便利貼
3月21日以來,泉州中駿廣場2號樓居家隔離的住戶陸續收到送上門的物資。和往常不一樣的是,每袋物資包裝袋上多了一張寫有鼓勵話語的便利貼。
一張小小的便利貼,幾句溫馨的話語,卻讓多日來居家隔離的居民倍感溫暖。這些便利貼,均來自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疫情防控第一突擊隊隊員們之手。
3月16日,泉州中院派出第一突擊隊首批30名隊員,馳援豐澤區東海街道的相關封控區。其中,泉州中院刑一庭法官助理李祖山等干警被派往東海街道中駿廣場,協助做好防疫工作。
便利貼上的鼓勵語
3月21日,疫情已持續一周,中駿廣場2號樓作為東海街道最早被劃為封控區的區域,700多名住戶積極響應居家隔離號召,科學抗疫。然而,突擊隊隊員們在一線工作中發現,一些居民由于長時間居家隔離,情緒開始有些焦躁不安。
樂觀積極的心態是戰勝疫情不可或缺的法寶,助居家隔離人員做好“心理防疫”至關重要!如何緩解居民的焦慮情緒?李祖山和隊友們為此絞盡腦汁。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隊員們不能進入封控區上門心理干預和疏導,且上門可能帶來交叉感染的風險,李祖山提議,親筆書寫鼓勵語和抗疫詩歌,裝訂在居民購買的外賣、生活用品包裝袋上,借助物資運送平臺,送到居家隔離的住戶上。
李祖山這個提議,與一起值勤的4位隊友一拍即合,5個人馬上行動了起來。
法院干警在便利貼上寫下鼓勵語和抗疫詩歌
為了早點將溫暖傳遞,李祖山和隊友們在協助社區做好封控工作的同時,見縫插針,一有閑隙,就趕緊拿起筆來,一字一句寫下鼓勵語或抗疫詩歌,然后一張張裝訂在居民們購買的物資包裝袋上。
“網上有句話說,‘我們待不住的家,是他們想回卻回不去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卻還想著鼓勵我們,感覺很慚愧,也很感動。”居民許女士從物業人員手中接過物資,一眼看到了袋子上署名“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便利貼,對物業人員說道。
附近超市老板和外賣小哥看到忙碌的泉州中院抗疫隊員們,深受感動,送來飲用水、葡萄糖補水液和美味的盒飯,向抗疫隊員表示肯定和感謝。
便利店老板為值班干警送來葡萄糖補水液
“螢火雖微,但為其芒;螢火雖微,可照曠野。”李祖山說,“雖然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是哪怕能多讓一個居民安心,或是多給一個居民希望,我們做的就值了!”
“不用擔心,我們教到你會為止!”
“請問是徐法官嗎?下周二開庭的案件,您能幫我調解一下嗎?這幾天在家我都睡不著覺了……需要網上調解是嗎?我不會操作可怎么辦呢?……”3月18日下午,德化法院法官徐曉璐接到了一通來自當事人陳某的求助電話。電話里,陳某聲音焦急,表示自己和案件另外兩個當事人文化水平較低,不懂得操作小程序。
“不用擔心,我們教到你會為止!”聽到陳某的擔憂,徐曉璐法官斬釘截鐵地說道。一句簡短的回復,給陳某吃下了“定心丸”。
徐曉璐與當事人電話溝通
今年52歲的陳某因種植苗木需要,于2018年9月與銀行簽訂貸款借款合同,并向銀行支用20萬元貸款用于資金周轉;其朋友林某和黃某為該筆貸款提供保證擔保。
2021年起,由于經營虧損資金鏈斷裂,陳某無法按照合同約定按期足額償還借款本息。銀行遂于2022年2月18日向德化法院起訴,要求陳某償還欠款本金102000元及利息、罰息、復利,并要求林某、黃某對上述貸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接到這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后,徐曉璐便多次通過電話與銀行客戶經理、借款人陳某、擔保人林某與黃某溝通,雙方對分期付款的期數與金額一直“談不攏”。
徐曉璐進行線上調解
3月18日,徐曉璐接到陳某的電話后,再次與銀行客戶經理聯系,經過反復協調,最后銀行同意陳某、林某和黃某提出的31期分期還款的調解方案。
調解方案確定了,但是難題又出現了。當徐曉璐提出近期疫情形勢嚴峻,為了全面保障當事人的身體健康,需要通過線上調解平臺確認調解筆錄時,陳某表示他和兩個擔保人都50幾歲了,文化水平都不高,不懂得操作網上小程序。
了解到陳某的困難后,經過簡單商量,徐曉璐和書記員當即拉了一個微信群聊,將銀行客戶經理、陳某、林某和黃某拉進群,通過語音聊天、視頻通話等方式手把手“線上”指導4名當事人注冊、登陸“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
徐曉璐開展“線上教學”
經過半天的“線上教學”,3月19日上午,徐曉璐、書記員、雙方當事人分別在5個不同的地點,通過“掌上法庭”成功確認了調解筆錄,雙方當事人分別通過“線上簽名”的方式對調解協議進行簽名確認。最終,這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成功在“線上”調解。
“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有的法院同仁上前線抗疫,有的則留守法院處理案件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守護我們的家園。”徐曉璐說道:“作為一名員額法官,現在我能做的便是在疫情期間及時解決案件當事人的司法需求,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有一種心理,叫堅毅剛強;有一種守護,叫逆向而行。
在愛與被愛里,我們并肩同行!只要萬眾齊心,只要心中有愛,相信風雨之后的彩虹,定當更加絢麗溫暖!
相關報道
標簽: 他怎么說
- 志愿服務同心抗疫——昆山農商銀行花橋支行在行動
- 農發行南通市分行:投放貸款超27億元助力園區綠色“蝶變”
- 昆山高新區實現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質量“一鍵考核
- 踐行雷鋒精神彰顯稅務擔當——巾幗“志愿紅”
- 通州區劉橋鎮:“線上”學習群里感悟交流反響熱烈
- 新增67種“國談藥”!無錫擴大“雙通道”藥品范圍
- “東數西算”背后 一場智算中心的爭奪戰已拉開序幕
- 一周損失6.08億元!江蘇餐飲業如何紓困突圍
- 罰款25萬元!宜興張渚一土特產店被處罰
- 目前還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
- 常州“網紅目的地”逆勢增長 長三角旅游的風向標
- 1000萬元!中天鋼鐵向常州市紅十字會一次性捐款
- 超3.5萬件!我國風電相關企業注冊量穩步上漲
- 并肩跨越“倒春寒”!江蘇各條戰線聞令而動
- 自治區創業創新大賽啟動
- 遼寧#警方打掉一偽造核酸檢測報告犯罪團伙#
- 張文宏:目前上海整個傳播指數級的上升已被打斷 仍需要全體市民配合核酸
- “東數”為何“西算”大數據中心 “一哄而上”
- 讓工廠變得更“聰明”!錫山區發布3份全新政策
- 蘇州首個!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通過驗收
- 喜訊!紫金山實驗室兩篇論文入選2022年度國際會議
- “穿金戴銀”?三部門聯合叫停金箔類食品
- 個體工商戶松綁減負!無錫出臺38條措施激發市場活力
- 檢察英模的辦案故事|李睿:為拿下“村霸”十天寫下60萬字審查報告
- 今年首次!江蘇首次調度三河閘開閘泄洪
- 【關注】鎮江市消協 展開醫美行業消費調查
- 徐連兩港首次!“鐵路箱下水”新模式成功運行
- 【觀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關鍵做好創新
- 268家!江蘇省市兩級信用管理示范企業開展復核評價
- 在封控區當“樓長”是種什么體驗?聽聽9天沒回家的他怎么說
- 疫情防控下 南京市民的“菜籃子”怎么樣了?
- “連軸轉”了8天,他暈倒在在了工作崗位上……
- 前兩月江蘇規上工業增加值 同比增長8.2%
- 解讀國潮設計:在日用家常中彰顯文化意蘊
- 保護黃河要把合理利用水資源作為剛性約束
- 云南出臺任務清單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 海飛長篇小說《江南役》:古意闌珊的明代江湖
- 礦山生態修復應注重降碳減污協同
- 《阿來論》:尋找阿來“大地的階梯”
- 四川推進沱江流域水環境治理
- 一部疫情時代人類命運“反思錄”
- 董啟章《命子》出版
- #降雨致現場泥濘給搜救工作帶來難度#
- 《閃電擊中自由女神》:讓我們談談閃電以及其他
- 濟鐵大明湖站派出所開展反詐宣傳
- 總投資109億 兩項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
- 科學驛站|這種簡單方法,可被用來檢測帕金森病和多系統萎縮癥
- (體育)12強賽中國男足1:1戰平沙特隊
- 能源保供穩價發力進行時
- 實現醫保服務“掌上辦”
- 從“老國貨”到“新國潮” 數字經濟助力國貨轉型
- 穿梭在城市中的“疫”線“擺渡人”
- 中央金融系統——
- 創新社會“融治理” 奏響平安“大合唱”
- 山東:“黨建+疫情防控”模式筑牢抗疫堡壘
- 科爾沁左翼后旗民警何立文不慎摔傷
- 浙江:“疫”線紓困暖民心 警民共敘魚水情
- 哈爾濱:500名警力馳援基層
- 體檢代檢灰黑產業鏈調查:假入職體檢報告是如何炮制的
- 廊坊:調配警力緊急支援一線
- 教育部等三部門發文 推廣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
- 香港特區政府推出“臨時失業支持計劃”
- 近七成獨董年薪低于10萬元,最高和最低薪薪酬之間差距達20倍
- 沃森生物二價HPV疫苗獲批上市 市場規模有望超千億
- (國際疫情)(1)德國日增新冠確診病例數首超30萬例
- 深圳實施系列減負措施助企紓困
- 記者調查體檢代檢灰黑產業鏈 假入職體檢報告是如何炮制的
- (國際疫情)(3)德國日增新冠確診病例數首超30萬例
- 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納指漲近2%,大型科技股普漲
- (國際疫情)(3)德國日增新冠確診病例數首超30萬例
- (國際疫情)(1)德國日增新冠確診病例數首超30萬例
- 新股提示:銘利達今日申購
- #江西首次拍到中華虎鳳蝶繁衍畫面#
- 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納指漲近2%,大型科技股普漲
- 光威復材:公司與維斯塔斯都仍有意愿基于所簽意向書的原則精神繼續尋求合作
- 織密信息安全“防護網”
- 美國反亞裔種族主義痼疾難除
- 首個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發布(銳財經)
- 靠勇闖天涯、純生年賺45億,華潤啤酒一年賣了37.2億罐,漲價6.6%
- 在閩臺胞臺企踴躍行動助力抗疫
- 光威復材:公司經營管理正常
- 星網銳捷2021年實現凈利潤8.02億元,同比增長32.28%
- 招商積余要“搶抓”收并購
- 點亮好奇 啟迪夢想:網絡熱議“天宮課堂”第二課
- 交通運輸部:預計全球集裝箱海運需求仍將旺盛
- 交通運輸部:預計全球集裝箱海運需求仍將旺盛
- 3月24日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 三大交易所清明節休市安排發布
- 金隅集團:擬發行不超100億元公司債券
- (國際)(3)七國集團峰會在布魯塞爾舉行
- (國際)(1)七國集團峰會在布魯塞爾舉行
- 網易云音樂發布上市后首份財報:付費率提升至15.8%
- 嶺南控股兩股東拋2000萬股減持計劃 此前曾連拉五個漲停板
- 華金資本去年凈利潤增18.42% 擬出資不超1.5億元對子公司增資
- 洗澡時,下面的毛總是很容易脫落,正常嗎?6個危害或許要重視
- 中華企業:2022年度新增對外融資總額不超120億元
- 七旬爹爹腰痛難忍,不是腰椎病竟是患了癌
- 全志科技: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141.49% 擬10轉9派5元
- 每年致死上百萬人,全球20億潛伏感染者,它比新冠更難防治!
- 光大證券: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49.28% 擬10派2.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