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微企網
              旅游促進城鄉空間融合
              發布日期: 2022-03-23 18:53:41 來源: 光明網

              作者:葉涯劍(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隨著中國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和鄉村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聚落體系從空間對立轉向了空間融合,特別是在長三角、珠三角這樣的經濟發達地區,城鄉空間融合已是現實。事實上,30多年前,這些地帶還到處分布著加拿大地理學家麥吉(T.G. McGee)所稱的Desakota區域(即核心城市之間各種用途土地混雜的半城半鄉區域),如今城鄉之間的空間界線已經變得模糊甚至完全融為一體。應該說,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已經超越了Desakota模型所能解釋的范圍,探尋這種城鄉空間融合的內在機理,成為構建城市化新理論的基礎工作。

              城鄉空間融合最直觀的表現是在物質層面,但這與城市擴展導致城市之間界線消失的融合(如廣佛之間、深莞之間、紐約費城之間)不一樣,我們在視覺上仍然能夠分辨城市與鄉村,只是兩者的硬件已經完全兼容。這具體表現為:城鄉交通建設水平(如路面鋪裝質量)實現了均等化,行車路感不能再幫助人們判斷是在城市還是鄉村;城鄉建筑風格與建設標準趨同,鄉村建筑具備和城市建筑一樣的品質與觀感;城鄉建筑的布局與營建體現出“規劃式”特征,鄉村的建筑不再是隨意亂搭亂建,而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并有相應的配套設施。

              城鄉空間融合還體現在社會行動層面,包括公共服務(如水電氣、道路及景觀照明、互聯網、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覆蓋鄉村并能制度化運行;城市經濟活動擴散至鄉村并能惠及當地;城鄉人口能夠雙向流動,特別是城市人口在鄉村的經濟活動常態化;城鄉生活方式一體化,城鄉在消費方式、消費習慣甚至作息方式上趨同。在這些社會行動的共同作用下,城鄉空間不只是形式上保持了一致,而且還按照相似的節奏運作。

              城鄉空間融合的另一個層面是精神層面。在人們的社會經濟活動從城市擴散到鄉村的過程中,城鄉空間的意義也發生著重大轉變。城市既象征著發達、效率、理性,也帶有喧囂、焦慮、緊張等意味;鄉村雖然以前象征著弱勢、滯后、感性,但現在也出現了安靜、閑適、舒緩等新的意義。

              城鄉空間融合當然是多種因素合力的產物,但這些因素的作用并不相同,一些因素的作用是間接的,一些則是直接的。例如,工業的郊區化固然能夠為鄉村地區帶來某些城市基礎設施和相關服務,但僅限于其廠區之內,投資者既無必要也無義務為廠區外的村鎮提供公共設施與服務。所以,不論是20世紀60年代分布于山區的國營廠礦,還是21世紀開設于城市郊區的外資企業,廠區內外的公共設施與公共服務水平都有明顯的差異,更不用說廠區內外的生活方式了。它們頂多能夠在鄉村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型”飛地,卻很難實現空間融合。又如,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些年來成果顯著,高速路、高鐵、機場聯通了很多鄉村地區。這對于鄉村人口外出務工和農產品輸出很有利,但只是提供了一個鄉村發展的宏觀基礎,并不會自動帶來城鄉融合。事實上,如果鄉村基礎設施未被很好地規劃與開發,那么更可能加劇鄉村資源的流出,對于當地發展的推動作用很有限。

              與以上間接因素相比,旅游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少數直接作用于城鄉空間融合的因素。旅游業對城鄉空間融合的影響很大,但也很容易被忽視。因為,一般看來,旅游不過是休閑與消費,無法實現城鄉融合。

              旅行是歷史悠久的社會活動,從原始時代的遠途覓食、捕獵、交換到文明時代的經商、求學、赴任,都與旅行密不可分,而旅游是旅行的衍生物。旅游作為一種純粹以休閑為目的的旅行,在很長一段時期里只是少數有錢有閑者的專利,既不成規模也沒有社會影響,直到進入工業時代之后,旅游才進入大眾的生活。英國人托馬斯·庫克在1841年組織的火車旅行團成為現代旅游業的開端,此后,旅行社、旅游景點、旅游線路等旅游業的要素先后產生,全球旅游業也發展成為年均產值數萬億美元的產業。

              在旅游業的發展史上,鄉村是最早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體現了人們對旅游目的最樸素的一種認知——接觸自然美景、感受田園生活、獲得身心愉悅。直到今天,鄉村旅游仍然是旅游產業的主打產品。而大規模城市化在不斷擴張城市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鄉村的旅游價值,無意之中使鄉村旅游景點成為城鄉空間的融合節點。

              景點是旅游產業的核心,因為旅游是一種空間經濟,其產品就是空間本身(即景點)。旅游消費者必須置身于旅游目的地的空間之中,才算進行了旅游消費。他們的消費對象除了景觀自然結構所具備的某種空間品質——優美、奇特、壯麗,還有景點蘊含的空間意義——歷史、象征、文化,以及景點空間里獨有的社會活動——節慶、儀式、民俗。所有這些消費的體驗與利潤水平都取決于旅游景點的空間營造質量。

              在物質層面上,如果景點道路破舊、上下水設施缺乏、電容量緊張、網絡信號斷斷續續,適應城市生活的游客就不會愿意在這樣的地方旅游。所以,在成熟的鄉村旅游目的地,不僅道路質量與城市別無二致,停車場和接駁觀光車等輔助設施也一應俱全;不僅增設有傳統鄉村缺失的公共廁所和垃圾處理設備,其衛生水平也與城市保持一致;不僅翻新了古舊建筑,新建了專門的旅游建筑,還進行了景觀設計。更重要的是,只要整個村鎮空間都在景點范圍之內,村民也會參與環境建設與維護,因為空間品質決定了村民的收益。

              游客的每一項旅游消費都有與之配套的旅游服務,從進入景點的那一刻起,便進入了一個服務網絡:車輛停放、路線指引、景觀呈現與維護、休息餐飲、衛生保潔、紀念品等服務確保游客的體驗是愉悅、有序和安全的。旅游開發程度越高,這些服務的專業性就越強,服務標準也越與城市接軌,而游客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體驗也不會差于在城市的體驗。所以,服務水平越高的景點也就越能吸引游客。旅游服務實際上使城市服務業成規模地進入鄉村,提升了鄉村的第三產業比重,改變了鄉村的產業結構,這是使鄉村景點空間活化的關鍵。

              隨著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和升級,城市和鄉村在人們心中的意義也在發生改變。城市代表著發達的物質基礎和工作效率,而旅游賦予鄉村休閑養生、調適身心和回歸傳統(田園生活)的意義。旅游也是一種象征經濟,意義是景點空間價值的組成部分,所以以上意義也是城市消費者去鄉村旅游的動力之一。在旅游產業化的運作當中,城市是鄉村最大的旅游客源地,鄉村成為新的產業增長點。城鄉在經濟地位上的重新定位是城鄉空間意義更新的基礎,反映出在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城鄉之間關系的對立性越來越弱,協調與互補性越來越強。這說明城鄉都能給人們提供工作與生活的收益,而不是不均衡的反饋。

              旅游景點的營造需要鄉村具備與城市一樣的空間品質,否則無法實現其產業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進行旅游開發的鄉村不僅要做出物質層面的改造,還需在行為層面與城市接軌,使鄉村空間不僅升級,還能夠持續發展,并最終改變人們對城鄉空間的心理認知。這種物質—行動—意義的三重融合才是真正的城鄉空間融合。

              當然,旅游雖然能驅動城鄉融合,但也是需要條件的。只有國民財富增長才能產生旅游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只有強大的基建能力才能提供良好的旅游硬件,只有高度的城市化水平才能推動資本和技術流向鄉村。而在這些基礎之上,旅游使城鄉空間的融合在“最后一公里”得以落實,這是旅游對于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所在。

              [ 責編:王曉秋 ]

              標簽:

              資訊播報
              精彩推送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