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27日電 題:小日子與大夢想 中國家庭的十年之變
記者 張尼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小康”出自于《詩經·大雅·民勞》。2000多年前,中國古人就表達了向往幸福安康的樸素愿望。
如今,中國已經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改變正發生在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中。
餐桌上的味道之變
剛剛過去的虎年春節里,細心留意就會發現,朋友圈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種類繁多的美食。
“雞、鴨、魚、海鮮、反季水果、進口零食、豬牛羊肉,這些基本已經成為了過年的必備品了,現在一到過年,朋友圈就被年夜飯刷屏。”
春節期間,北京市民趙女士家里的年夜飯頗為豐盛。這幾年春節,她最深的感觸就是,每到除夕夜,朋友圈就變成“美食大賽”。
曾幾何時,中國還在為“吃得飽”發愁,而站在2022年,“誰來養活中國”的問號已經被遠遠拋在身后。農業農村部近期公布數據顯示,中國的糧食產量已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供給總量充足、庫存充裕。
守住耕地紅線、組織實施“菜籃子”工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的手上,即便面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貨架上的糧食也滿滿當當。
而最近這十年,國人餐桌上的食品種類也越來越豐富,甚至能足不出戶就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味。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0年,中國食品進口年均增長11.4%,2020年,中國的食品進口總額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甚至在空間站上,中國航天員也能享用上多達120種的主食、副食、即食、飲料等等。
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沒有什么比“舌尖上”的幸福來得更直接。
從鄉村到城市的“跨越”
如果說飯桌上的變化是最簡單的幸福,那么居住和生活環境的改善對于很多普通家庭來說,就是實現了“質的飛躍”。
“這些年,發生在家里最大的變化就是搬進了市區居住。”
老家在安徽壽縣的林瑤(化名)家里一共兄妹三人,如今,林瑤在北京發展事業,哥哥和妹妹都在合肥市區買房安家,父母也被接去同住。
林瑤回憶,大約在2012年,老家的村鎮之間開始公路聯通,自來水家家到戶,而到了2015年左右,村子里幾乎家家有了汽車,大部分人都在合肥市區買了房,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發生變化,“過去那種出門靠拖拉機的景象消失了。”
老百姓生活條件的改善,也得益于脫貧攻堅的成果。
在2019年時,經安徽省政府批準,包括壽縣等在內的18個貧困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也是脫貧攻堅以來,安徽省第二批貧困縣“摘帽”。
放眼全國,十八大以來,中國實現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脫貧,幾乎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而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已經達到12550元。
廚房里多出的垃圾桶
在趙女士家中的廚房里,如今習慣性地擺著三個垃圾桶,一個放廚余垃圾、一個放可回收廢品、另外一個用來盛放其他垃圾,這樣的習慣她已經維持了一年多。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垃圾分類的行列,這樣的改變正發生在千千萬萬的普通家庭里。
林瑤返鄉探親時也有深刻的體會。她說,如今老家的生活垃圾也開始規范管理,過去農村垃圾都是在家門前找個地方天天扔,如今有了定點垃圾桶,每天清運,環境干凈了很多。
近年來,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2021年9月國新辦發表的《中國的全面小康》白皮書顯示,中國成為世界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國和世界節能進步最快的國家,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碳排放分別比2015年下降13.2%、18.8%。
從農村廁所革命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從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到城市公園、綠地、綠道建設,城鄉人居環境更加整潔、舒適、美麗。
從“光盤”行動、節水節紙、節電節能,到環保裝修、拒絕過度包裝、告別一次性用品,“節儉風”吹進千家萬戶,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社會新風尚。
一股悄然興起的全民滑雪風
剛剛閉幕的北京冬奧會帶火了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
春節假期,北京市民王先生和家人去位于郊區的一家滑雪場體驗了把冰雪運動的樂趣。
“現在滑雪都快成全民體育運動了,網上也是各種視頻,尤其是冬奧會一開,感覺不去體驗一把都不行。等以后還想去東北再感受一下。”
數據顯示,從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成功到2021年10月間,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到3.46億人,居民參與率達24.56%。
當然,近年來火了的不僅僅是個別體育運動項目。
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持續完善、“暑期檔”“國慶檔”“春節檔”大片云集、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全民健身熱悄然興起……中國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活躍起來,發生改變的是每個人的精神面貌。
小康,一頭連著每個家庭、每個中國人的小日子,一頭連著中華民族的大夢想。千百年來埋藏在中國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景逐步實現,成為國人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完)
標簽:
- 云南2月26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2例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小日子與大夢想 中國家庭的十年之變
- 北京今日晴朗升溫最高溫13℃ 下周氣溫有小幅波動
- 廣西德保縣解除全域管控
- 應用目錄清單達160項 社保卡這么多功能你知道嗎?
- 規范民間借貸秩序 保護群眾合法權益
- 電視劇《人世間》:人民史詩的藝術書寫
- 經濟日報攜手京東發布數據——從購物車看鄉村振興
- 科技助力春耕春管 田間管理精準高效
- 社保卡多種功能你知道嗎
- 從購物車看鄉村振興:更好滿足下沉市場消費需求
- 網友一語見地點評《人世間》
- 從購物車看鄉村振興:更好滿足下沉市場消費需求
- 自己的女兒當然要寵著了!#女兒夜哭想爸爸男子驅車5小時趕回#
- 【科創之聲】抓住高質量國際專利這個關鍵
- 海南三亞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一鹿快辦”有速度更有溫度
- 游丹青長卷 尋正定勝跡
- (烏克蘭局勢)俄國防部:俄烏軍事人員共同保障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安全
- 二十四節氣的科學記載與傳承
- 俄國防部:美國無人機可能引導烏艦艇攻擊俄艦船
- 俄國防部:美國無人機可能引導烏艦艇攻擊俄艦船
- 內蒙古:呼和浩特將對未進行核酸檢測人員賦黃碼
- 二十四節氣的科學記載與傳承
- 內蒙古:呼和浩特將對未進行核酸檢測人員賦黃碼
- 游丹青長卷 尋正定勝跡
- (烏克蘭局勢)俄國防部:俄烏軍事人員共同保障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安全
-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請全體在烏同胞務必遵守宵禁規定,不要外出
-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請全體在烏同胞務必遵守宵禁規定,不要外出
- 廣東東莞市大朗鎮新增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廣東海事打造“綠色通道” 全力保障供港物資運輸
- 專家解讀俄烏局勢:普京為何要走這步棋?
- (國際)(1)俄羅斯民眾為來自頓巴斯地區的難民捐贈物資
- (烏克蘭局勢)俄外長:俄方準備同所有建設性力量密切合作解決烏克蘭問題
- (北京冬殘奧會)細節中彰顯人性化理念——北京冬殘奧會延慶賽區轉換工作見聞
- 廣東海事打造“綠色通道” 全力保障供港物資運輸
- 香港特區政府全速分發國家捐贈中成藥及醫療物資
- 中國內地中高風險地區逾200個 武漢疫情波及多地
- #俄軍車涂字母代表什么含義#
- 解放軍東部戰區談美艦過航臺灣海峽:此次挑釁行徑是虛偽的徒勞的
- 天津市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4例 均在東麗區
- [視頻]北京冬殘奧會服務保障工作就緒
- 中國一汽與比亞迪合資動力電池項目在長春開工
- 烏克蘭博主喬麗婭:想回家與家人團聚 越來越喜歡中國
- 中國一汽與比亞迪合資動力電池項目在長春開工
- 27日起南海海域進行軍事訓練
- #(經濟)(1)貴州遵義:羊肚菌迎來豐收季
- 老人摔一跤就骨折?提醒:老人多補充2種營養,或降低33%骨折風險
- 國內首部臍帶血領域問答科普讀物出版
- #專家稱基輔戰事比預期進度慢# 或演化成持久戰
- 乳腺B超檢查最佳時間,錯過可能會影響結果
- #(社會)(10)天氣轉暖春耕忙
- DESTINY-Breast04研究獲得陽性結果,DS-8201有望重塑乳腺癌治療格局
- 26日0至18時天津新增4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
- 張煜被解聘之后
- 長三角三省人口去年增加110萬 浙江“添人”最多
- #(教育)(1)迎開學
- #60名俄士兵在烏克蘭西部城市布羅德郊區空降#
- 獨家視頻丨隨總臺記者鏡頭40秒瀏覽香港青衣方艙醫院建設現場
- 洛陽102座博物館續寫古都千年歷史
- #全國空氣質量預報# 未來五天(2月27-3月3日),我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較好,
- #基輔市全市地鐵停運轉入避難模式#
- 26日0—18時 天津新增4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
- 俄國防部:#俄軍已累計摧毀烏克蘭軍事設施821處目標#
- #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預報# 2月27日-3月3日36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預報
- 基輔市長:#俄軍目前并未進入基輔市區#
- 總臺記者探訪丨疫情下的香港:在港注冊中醫師義務遠程幫助確診患者
- 昆明公安深入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讓“紅袖標”志愿者在春城開花結果
- 預告 | 今晚18:55鎖定央視CCTV-2《秘密大改造》致敬榜樣人物賀麗遠
- 廣州海關關區首票水運冰鮮豬肉運抵香港
- 安徽蕪湖舉行“早餐會” 問計“東數西算”發展
- (烏克蘭局勢)烏克蘭衛生部:俄軍行動已致198名烏克蘭人死亡
- 廣東珠海:有深圳或東莞旅居史旅客須憑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乘機
- 3月起,浙江八大水系實行統一禁漁
- 浙江常山胡柚種子“太空旅行”歸來 促富民產業發展
- 安徽實施汽車品牌戰略 支持車企開拓東盟等海外市場
- 陜西涉外經濟實現“開門紅” 推動整體經濟平穩向好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圖文互動)(5)強筋壯骨,鑄就發展引擎——制造業一線觀察
- “對話:說不盡的網格本”活動帶讀者走進文學經典
- (港澳臺)臺灣新增6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臺灣新增6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香港新增確診病例17063例# 過去24小時66人因病去世
- 證監會就《關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
- (環境)3月起,浙江八大水系實行統一禁漁
- 26日0至14時,深圳新增11例病例
- 疫情下的香港:在港注冊中醫師義務遠程幫助確診患者
- 隨總臺記者鏡頭40秒瀏覽香港青衣方艙醫院建設現場
- 零容忍!全省嚴查!專項治理!
- [新聞直播間]河南淮濱 兩萬只大雁集結北遷 場面壯觀
- 超全面的“更年期”關懷指南,為媽媽和自己收藏!
- 涉臺醫藥項目相繼落地福建 加速推動閩臺產業融合
- 天津東麗區新增1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
- 國家游泳中心進入冬殘奧會轉換階段 大部分更新與改造基本完成
- [新聞直播間]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
- “海歸”人才加速入駐 歐美同學會長三角海創中心“一房難求”
- [天下財經]關注節后家政市場 家政服務市場需求大 專業“阿姨”炙手可熱
- 心情不好,吃點甜食確實有用!但我不建議你吃
- 【新時代檢察故事匯】100余萬元農業專項資金“失而復得”
- (經濟)(4)福建莆田:加快推進鞋業轉型升級
- (烏克蘭局勢)澤連斯基:“伙伴國家”正在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 Discovery探索頻道走進君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