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一跤就骨折?提醒:老人多補充2種營養,或降低33%骨折風險
39健康網
|
2022-02-26 18:32:06
0
劉大爺80多歲了,平時經常鍛煉,除了血壓有點高,身體一直不錯。前幾天連續下雨,路面濕滑。劉大爺在家里待不住,打算去社區老人中心找老伙計下下棋。
沒想到,剛走出小區門口,劉大爺就腳下打滑,摔了一跤。
小區保安看到劉大爺疼得直喊,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很快,劉大爺就被抬上了救護車。只是沒想到,住院不到一個月,劉大爺就離世了。
為什么一些老年人摔跤不久后,很快就會離世呢?
一、摔跤是65歲以上老人因傷死亡的首因
其實,人老了,無論平時身體多好,最怕的還是摔跤。摔一跤,很有可能就走到了生命的終點。2019年發布的《老年人防跌倒聯合提示》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就是跌倒。
據統計,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跌倒過。跌倒之后,最大的風險是骨折,常見于髖關節、脊椎骨、手腕部骨折。
其中,髖關節骨折最嚴重,致殘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42%的老年人無法恢復跌倒前的活動力,有35%的老年人無法獨立行走,有20%-30%的老年人死亡。
因此,髖關節骨折也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二、為什么不少老年人摔一跤不久后,就離世了呢?
佛山市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柯揚解釋到,老年人容易摔跤,大部分是因為身體狀況比較差。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不斷下降,再加上有的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會大大增加摔跤的風險。
另外,佛山市中醫院骨傷科黎土明主治醫師介紹,在老年人群體中,骨質疏松患者比較多。骨質疏松,一摔跤就容易造成骨折。
尤其是對身體影響較大的髖部骨折,很有可能導致老人長時間臥病在床,從而引發肺炎、褥瘡等一系列并發癥。如果老人本身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比較高,就會進一步誘發心腦血管事件,加重病情。
因此,骨折只是幫兇,真正造成老人摔跤后短期死亡的,是長期臥床引發的并發癥。
三、2個指標評估老人摔跤風險
一項研究顯示,過去30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摔跤率明顯上升。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經成為摔跤的高風險人群。
葡萄牙埃武拉大學發表在《BMC公共衛生》上的研究,繪制了一份跌倒風險圖,包括身體成分、身體活動等風險因素。
1、身體成分
瘦體重即減去脂肪后的重量,與跌倒風險有顯著的關系,瘦體重越高,說明骨骼肌肉越強。
瘦體重的臨界值為44公斤,每增加1公斤的體重,就可以降低2.6%跌倒的風險。其中,如果是瘦體重
小于39公斤,跌倒的風險非常高;
為39-41公斤,跌倒的風險為高風險;
為42-44公斤,跌倒風險為中風險。
此外,瘦體重還能反映老年人的營養狀況,瘦體重越低,說明營養狀況越差,骨質疏松的風險越高,更容易跌倒和骨折。
建議瘦體重比較低的老年人,積極補充蛋白質,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D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預防骨質疏松。
2、身體活動
久坐不動與跌倒也有一定的關系,每天久坐的時間增加1小時,就會增加13.3%跌倒的風險。其中,久坐
超過5小時,跌倒的風險非常高;
4.5-5小時,跌倒的風險為高風險;
4-4.4小時,跌倒風險為中風險。
建議老年人進行適當的運動,除了散步,還要做一些有氧運動,以及耐力訓練。最好每天運動30-40分鐘,每周運動至少3天。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有6個時刻,老年人最容易摔倒,分別是起床時、洗澡時、起夜時、接電話時、上下車時、坐扶梯時,應該格外小心。
如果不小心跌倒,為了減少對身體的傷害,也要機智應對:
一是用手著地,盡量不要用臀部
用手著地,頂多損傷腕關節,不用臥病在床,也不容易發生并發癥。
用臀部著地,容易導致股骨頭骨折、髖關節骨折,需要長期臥床治療,并且容易引發并發癥,造成泌尿系統感染、褥瘡、肺炎等,情況更加嚴重。
二是不要馬上爬起來
如果導致腰椎骨折了,再亂動,就可能加重骨折移位,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導致癱瘓。跌倒了,應盡快呼救,檢查傷勢,不要隨意移動,以免使情況進一步惡化。
三、研究發現:多吃鈣和蛋白質,老人骨折風險降低3成
《英國醫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老年人每天額外補充乳制品,提高鈣和蛋白質攝入量,可以降低33%的總骨折風險,以及46%的髖部骨折風險。那么,日常應該通過什么手段來補充鈣和蛋白質呢?
1、補鈣
適當運動可以補鈣,比如散步、太極拳、廣場舞等,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不過盡量要避免劇烈運動,以防血壓升高和軟組織損傷。
飲食也可以補鈣,牛奶是天然鈣片,每天喝一杯牛奶、一杯酸奶,基本上就可以滿足每天鈣的需求。
菠菜、韭菜、西藍花等綠葉蔬菜,也含有豐富的鈣。鹵水豆腐或石膏豆腐,含鈣量高,也可以適當食用。
2、優質蛋白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保證足量優質蛋白質,老年人可以每天攝入足量的肉、魚、蝦,每天攝入300克鮮牛奶或奶制品,每天吃大豆和豆制品。
人老了,本來行動就慢,一定要多加小心,預防跌倒。跌倒對于小孩子和年輕人來說不是什么事,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可能分分鐘奪命。
所以,預防跌倒,一方面要增強體質,提高肌肉和骨骼力量,另一方面要改善居家環境,清除有害因素。
#健康2022##謠零零計劃#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本文為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人民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人民日報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分享到:
0
寫下你的評論
評論 0" v-cloak="">
熱門評論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贊
{{item.content}}
0" v-cloak="">
最新評論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贊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贊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載全部內容
0" v-cloak="">
相關推薦
{{item.title}} {{item.title}} {{item.title}} 0" v-cloak="">
實時熱點
{{item.title}} {{item.title}} {{item.title}}標簽:
- 老人摔一跤就骨折?提醒:老人多補充2種營養,或降低33%骨折風險
- #專家稱基輔戰事比預期進度慢# 或演化成持久戰
- #(社會)(10)天氣轉暖春耕忙
- DESTINY-Breast04研究獲得陽性結果,DS-8201有望重塑乳腺癌治療格局
- 26日0至18時天津新增4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
- 張煜被解聘之后
- 長三角三省人口去年增加110萬 浙江“添人”最多
- #(教育)(1)迎開學
- #60名俄士兵在烏克蘭西部城市布羅德郊區空降#
- 獨家視頻丨隨總臺記者鏡頭40秒瀏覽香港青衣方艙醫院建設現場
- 洛陽102座博物館續寫古都千年歷史
- #全國空氣質量預報# 未來五天(2月27-3月3日),我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較好,
- #基輔市全市地鐵停運轉入避難模式#
- 26日0—18時 天津新增4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
- 俄國防部:#俄軍已累計摧毀烏克蘭軍事設施821處目標#
- #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預報# 2月27日-3月3日36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預報
- 基輔市長:#俄軍目前并未進入基輔市區#
- 總臺記者探訪丨疫情下的香港:在港注冊中醫師義務遠程幫助確診患者
- 昆明公安深入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讓“紅袖標”志愿者在春城開花結果
- 預告 | 今晚18:55鎖定央視CCTV-2《秘密大改造》致敬榜樣人物賀麗遠
- 廣州海關關區首票水運冰鮮豬肉運抵香港
- 安徽蕪湖舉行“早餐會” 問計“東數西算”發展
- (烏克蘭局勢)烏克蘭衛生部:俄軍行動已致198名烏克蘭人死亡
- 廣東珠海:有深圳或東莞旅居史旅客須憑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乘機
- 3月起,浙江八大水系實行統一禁漁
- 浙江常山胡柚種子“太空旅行”歸來 促富民產業發展
- 安徽實施汽車品牌戰略 支持車企開拓東盟等海外市場
- 陜西涉外經濟實現“開門紅” 推動整體經濟平穩向好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圖文互動)(5)強筋壯骨,鑄就發展引擎——制造業一線觀察
- “對話:說不盡的網格本”活動帶讀者走進文學經典
- (港澳臺)臺灣新增6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臺灣新增6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香港新增確診病例17063例# 過去24小時66人因病去世
- 證監會就《關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
- (環境)3月起,浙江八大水系實行統一禁漁
- 26日0至14時,深圳新增11例病例
- 疫情下的香港:在港注冊中醫師義務遠程幫助確診患者
- 隨總臺記者鏡頭40秒瀏覽香港青衣方艙醫院建設現場
- 零容忍!全省嚴查!專項治理!
- [新聞直播間]河南淮濱 兩萬只大雁集結北遷 場面壯觀
- 超全面的“更年期”關懷指南,為媽媽和自己收藏!
- 涉臺醫藥項目相繼落地福建 加速推動閩臺產業融合
- 天津東麗區新增1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
- 國家游泳中心進入冬殘奧會轉換階段 大部分更新與改造基本完成
- [新聞直播間]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
- “海歸”人才加速入駐 歐美同學會長三角海創中心“一房難求”
- [天下財經]關注節后家政市場 家政服務市場需求大 專業“阿姨”炙手可熱
- 心情不好,吃點甜食確實有用!但我不建議你吃
- 【新時代檢察故事匯】100余萬元農業專項資金“失而復得”
- (經濟)(4)福建莆田:加快推進鞋業轉型升級
- (烏克蘭局勢)澤連斯基:“伙伴國家”正在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 Discovery探索頻道走進君樂寶
- 滬杭高鐵接觸網故障經搶修恢復供電,列車運行秩序正陸續恢復
- #澤連斯基公布最新視頻#
- (烏克蘭局勢)俄羅斯國防部:俄軍使用巡航導彈打擊烏軍事設施
- “智車之城”陽泉市深化布局車城網建設 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
- 南海問題專家:中國擁有南沙群島主權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 濫用藥導致寶寶耳聾!給孩子吃藥,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 女性30歲后最好別生孩子?別焦慮,并不晚!
- 為什么很多人年過50歲就渾身疼?醫生說出了原因!
- 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等起草相關實施辦法
- 北體大推出《冬奧之約》向世界講述中國如何赴“約”
- 降糖藥中“仿制藥”的藥效,一定不如“原研藥”,是真的嗎?
- 鐵路春運收官 長三角鐵路春運發送旅客近5000萬人次
- “玲龍一號”全球首堆鋼制安全殼下部筒體吊裝成功
- 棉蘭老島附近海域5.3級地震
- 專家建議:晚飯只吃七分飽!“七分飽”到底是多飽?
- 一個熱線電話讓她倆結緣,女法官義務服務8年
- [我鮮說]冬殘奧村正式開村 高亭宇變身吃播博主
- 網評:以“新”為抓手 持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家門口靜享閱讀時光
- #烏俄正就談判地點和時間磋商#
- [新聞30分]京津冀協同發展八周年:向更深更廣推進
- 貸款要先交保證金?警惕這種騙局!
- “好客藏家”將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 湖北這位“夜貓”老乘警,有本守護乘客的“真經”
- 在這個“監獄”,他們只需把全部法律知識回答正確,就能離開……
- 俄烏局勢緩和信號下,歐美股市反彈 油價金價回調 機構這樣提示
- 全球首家冰淇淋行業燈塔工廠落地江蘇太倉。和路雪太倉生產基地獲得“燈塔工廠”認證,
- 生態環境部發布《土壤和沉積物 13種苯胺類和2種聯苯胺類化合物的測定 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等5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 證監會起草規則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
- 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組織開展2022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先進典型宣傳推選活動
- #俄方說對俄高層領導人制裁無關痛癢#
- 2022年首批稀土礦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下達 區域指標“跌漲”不一
- 環境新聞速覽丨生態環境部:今年統籌環保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更突出(南方都市報)
- 環境新聞速覽丨2022年環境日主題確定(人民日報海外版)
- 興源環境和中國電科院座談電力“雙碳”領域業務合作
- (新華全媒+)(3)呼和浩特:中醫藥助力疫情防控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中國數谷”搶新機激活“數字生產力”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中國數谷”搶新機激活“數字生產力”
- 北京冬奧組委:2月25日機場入境涉奧人員483人,復檢陽性2人
- 在拼多多上搬走云南的春天
- (新華全媒+)(3)呼和浩特:中醫藥助力疫情防控
- 冰雪中感受速度與激情
- 北京冬奧組委:2月25日機場入境涉奧人員483人,復檢陽性2人
- (直擊演兵場)海軍航空兵某旅多架戰機開展對抗空戰等訓練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 愛朋醫療2021年營收4.6億元 持續加碼研發完善產業布局
- 福建武夷山:茶園櫻花開 不負春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