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俄烏局勢持續緊張的影響,全球汽車行業也遭受了不小的影響,如零部件供應延遲致工廠停產、原材料價格上漲等。
但沖突帶來的最直觀影響或還是當地接下來的汽車銷量,多位分析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烏克蘭汽車市場預計將遭到嚴重沖擊,且短期內難以恢復。
上次沖突后銷量暴跌
以此前一次俄烏沖突——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為例,烏克蘭汽車銷量在沖突后暴跌至有記載以來的最低點,至今其銷量也沒回到沖突前一半的水平。
據CEIC數據,2014年當年,烏克蘭機動車銷量同比暴跌超54%至10.6萬輛,2015年,其銷量繼續大跌超50%至5.2萬輛,來到歷史冰點。
自2016年后,烏克蘭車市才逐漸開始走上復蘇,但近幾年也一直停留在10萬輛量級的年銷量上。據烏克蘭汽車制造商協會(Ukrautoprom)數據,2021年烏克蘭新轎車上牌量10.33萬輛,同比增長21%。
在此之前,烏克蘭機動車銷量曾在2008年來到巔峰,當年銷售超65萬輛,由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2009年烏克蘭機動車銷量大跌超7成至18.2萬輛,隨后又逐漸恢復至20余萬輛的年銷量水平直至“克里米亞事件”。
此次俄烏之間的再一次沖突也將對烏克蘭汽車市場帶來極大的損害,汽車分析師張翔向記者表示,這是綜合考慮烏克蘭人均收入較低、道路等基礎設施較差、沖突后經濟復蘇問題等因素后得出的結論。
汽車基本依賴進口
而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向記者表示,烏克蘭雖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出口國,但幾乎沒有自己的汽車工業,國內汽車銷量絕大部分依靠進口,且其汽車市場交易多以二手車為主。
據CEIC數據,烏克蘭機動車生產量走勢與其銷量大致相似,但兩者之間差值甚大。2008年,烏克蘭機動車生產量達到最高值,超40萬輛;全球金融危機后的2009年降至近7萬輛,隨后在2011年恢復至10.5萬輛,之后便一直走下坡路,且并無復蘇跡象。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時烏克蘭國內機動車產量已經不足3萬輛,2015年更是暴跌至不到1萬輛;2020年更是來到歷史低點,全國產量不到5000輛。
烏克蘭汽車產量和銷量之間巨大的缺口幾乎都依賴進口。
據烏克蘭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去年前9個月,烏克蘭進口了價值16億美元的8.2萬輛新車。若算上進口的二手車,那么烏克蘭當期進口車輛總量達47.1萬輛,同比增長40%,創下同期歷史新高,其中,二手車占汽車進口總額的82%以上。
對于新車進口,烏克蘭非常偏愛中、日。2021年1-9月,烏克蘭從中國進口新車18144輛,占新車總進口量的22%;從日本進口17338輛,占比為21%。
而對于二手車進口,烏克蘭則是更鐘意德、美。2021年1-9月,烏克蘭從德國進口二手車98442輛,占二手車總進口量的25%;從美國進口59062輛,占比15%。
鑒于此,張翔指出,此次俄烏沖突對中國的汽車出口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最暢銷中國車是奇瑞
據烏克蘭汽車制造商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1月,俄烏沖突對烏克蘭新車市場的影響已初步顯現。1月烏克蘭售出新車5323輛,環比降低50%,同比降低7.2%。
在具體品牌上,1月銷量最好的是雷諾,銷量為904輛,第二名是豐田,銷量為596輛,第三名是中國汽車品牌奇瑞汽車,銷量為364輛,同比增長134.8%。
除奇瑞汽車外,在烏克蘭1月前30名銷量榜單上出現的中國汽車品牌還有哈弗(排在22位)、江淮(排在24位)、上汽名爵(排在26位)。
據悉,奇瑞汽車“出海”歷史已有20年的時間,烏克蘭算是奇瑞汽車進軍比較早的市場。早在2006年,奇瑞汽車就通過與當地車企以SKD方式組裝了奇瑞QQ、東風之子、風云2、旗云等多款車型。
有媒體曾報道,奇瑞汽車還針對當地消費者普遍高大的身材進行產品改進,從而適應烏克蘭消費者的喜好。
近年來,奇瑞汽車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增速比國內市場高。2021年,奇瑞汽車總銷量96.2萬輛,同比增長31.7%。其中,出口近27萬輛,同比增長136.3%,國內市場銷量69.3萬輛,同比增長12.38%。
至于此次俄烏沖突對奇瑞汽車會造成多大影響,截至發稿,奇瑞汽車并未對第一財經記者進行回應。此前,長城汽車曾對媒體表示,其對烏克蘭出口業務短期內可能會受一些影響,但長期來看沒有問題。
標簽: 中國出口
- 俄烏沖突后烏克蘭車市怎么走?中國出口受影響?
- 再挺中小企業 中國延長緩繳稅費期限
- 深圳南山區在招商街道、南頭街道劃定三區范圍
- 柯力傳感:俄羅斯、烏克蘭等相關區域銷售目前正常
- 盤龍藥業擬發行600萬元可轉債 3月2日舉行網上路演
- 億帆醫藥:控股子公司新加坡億一同意在研產品F-627
- 俄烏沖突后烏克蘭車市怎么走?中國出口受影響?
- 旺季到來!北京10城區中9區房租環比微漲
- 公安部:去年收到代表建議、委員提案708件 均按時完成
- 西寧城北:“北警蜂騎”升級街面巡防格局
- 東莞12.9噸熟肉制品經“水運專線”馳赴香港
- 杭州銀行:杭州市財政局將被動成為第一大股東
- 傳統文化如何講述“何以中國”?
- 青島黃島區發現1例陽性感染者,為公交車司機
- 公安部3月1日舉行線上新聞發布
- 云南突出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 助力干部成長
- 突破1萬億元!2021年中國吸收外資創歷史新高
- 青島市黃島區發現1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
- 青島市黃島區發現1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
- 代表委員數說家鄉丨400%以上!這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帶來巨大變化!
- 公安部3月1日舉行線上新聞發布
- 新疆木壘:打開營商“大閘門”
- 濱州:“逢九系列”讓人力資源對接永不落幕
- 總投資1078億元!濱州集中開工201個重大項目
- 昆明平均招聘薪酬為8379元/月
- 大干正當時!濱州用足用好“八個落實”
- 濱州規上工業利潤突破600億元 列全省第1位
- 國產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
- 商務部:有信心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 讓企業家坐前排當主角!濱州市十二屆人大第一次會議閉幕
- 昆明海關提升磨憨鐵路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
- 新城控股否認正在洽談出售吾悅廣場及住宅項目
- 建設更高水平富強濱州!濱州將著力抓好“八個聚焦”
- 定陶區黃店鎮:“創業車間”壯大村集體經濟
- 總投資6億元!菏澤市牡丹區2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 “快來人 俺媽媽掉河里了!”單縣一小學校長勇救落水者
- 以武養文文武并進 宋江武校與菏澤學院協同培養育新才
- 【銀政合作】全省首筆“大棚貸”破題投放 助力農民致富
- 教育部呂玉剛:禁止強制要求家長和學生購買終端設備和數字服務
- 聊城:首筆“齊魯富民貸”投放43萬元
- 午評:滬指漲0.28% 釀酒、豬肉板塊領漲
- #護發素是智商稅嗎# 千萬別陷入護發誤區
- 外交部駐港公署:個別政客欺世盜名的政治作秀可恥
- 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隊開展一季度野外駐訓
- #湖北禁止遺棄飼養犬只#
- “外賣小哥”化身志愿者,把禁毒知識“大餐”送進千家萬戶
- 守護市民“腳底下的安全”
- 孩子出現“口罩臉” 這樣應對
- 3月份全國自然災害風險形勢:華南西南等地存在風雹災害風險
- 廣州黃埔交警多點位嚴查酒醉駕
- 發揮極小種群物種的生態價值
- 斬斷競賽與培訓機構利益鏈從何處“下刀”
- 新疆適度超前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 水果店除夕凌晨被盜 廣州花都警方兩小時內速擒賊
- 甘肅臨澤:治沙工程施工正酣
- 報告稱全世界每年5%的成年人患抑郁癥 預防最易被忽視
- 駐巴基斯坦使館:請在巴中國公民通過正規渠道獲取回國機票信息
- 交通運輸業“十四五”開局良好——強網絡 暢流通 惠民生
- 倒計時4天!關注交通運輸,關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
- “全國愛耳日”將至 年輕人你的耳朵還好嗎?
- 新漫評:燈下黑!這就是美國“人權燈塔”
- 倒計時4天!關注綠色發展,關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
- 宋祖兒分享“新人經”:遇到職場霸凌要勇敢
- #俄方說俄烏代表團將繼續談判#
- 嚴打密防降發案 礪行致遠保民生
- 打造鄉村旅游升級版
- 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打造算力一張網(評論員觀察)
- 羈押方式變更,涉案人命運因此改變
- 廣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1例和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5例
-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入選理由
- 兩部門明確延續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有關事項
-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開路先鋒
- 加快開展全產業鏈農業監測預警
- 安徽警方反電詐實現“三升一突破”
- 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
- 個人經營收款碼來了!你關心的這些問題有答案
- (財經·行情)美元指數28日上漲
- 北京成為殘疾人友好型城市
- 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
- 個人經營收款碼來了!你關心的這些問題有答案
- (國際)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希望安理會制裁決議有助于推動也門問題政治解決
- (財經·行情)美元指數28日上漲
- 北京成為殘疾人友好型城市
- (國際)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希望安理會制裁決議有助于推動也門問題政治解決
- 咋想的?!#男子高速上給貨車當人肉警示牌#
- 折柳不只贈別,還有一闋戰亂中的《章臺柳》
- 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行穩致遠
- 山東嵐山:開在“家門口”的養老服務中心暖胃又暖心
- 折柳不只贈別,還有一闋戰亂中的《章臺柳》
- 李舫:春秋才是中國歷史的大時代
- 對抑郁癥采取聯合行動的時候到了
- 呼和浩特:積極籌備“線上”開學
- 對抑郁癥采取聯合行動的時候到了
- 李舫:春秋才是中國歷史的大時代
- 又有明星基金經理產品限購:黃興亮管理的萬家行業優選單日單賬戶限額100萬元
- 金觀平: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行穩致遠
- 安排上了!我國今年將再培育3000家左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 監管執法與風險防控并重 穩中求進推動全市場注冊制改革
- 徑山茶宴:一脈茶香傳千年
- 虎年已有5只基金發行失敗,超七成爆款產品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