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出職場舒適區的年輕人,你后悔了嗎
95后女生薇薇踏入職場后,每滿兩年,內心就會沖出一股改變賽道的力量。每一次努力挑戰自我,仿佛是為了“解鎖”更多挑戰,一刻不停。
“舒適區”,通常指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置于職場,這個詞的意義因人而異。有人認為,“舒適區”是歷經千山萬水后的抵達,即終于獲得理想的工作狀態與內心平衡;也有人認為這個詞意味著一種束縛,必須拼命掙脫和離開。
那些走出“舒適區”的青年,后來經歷了什么?
舒適區并非貶義,而是一種“掌控感”
“自2019年以后,每天都是更好的日子?!?9歲生日那天,若思在朋友圈發了這句話。那一年,她辭去了年薪百萬元的工作,開始追隨自己眼中有意義的事。
因為靠譜、敢闖、有活力,年紀輕輕的若思在高手如林的金融行業爭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工作5年后,這個光彩照人的“舒適區”令她厭倦:越來越重復,沒有挑戰。若思感覺自己的興趣不是每天去計算收益率,也不是計算業績排名比別人領先多少?!拔矣性S多金錢和職位以外的追求。我喜歡設計手工作品,喜歡替朋友答疑解惑,希望兌現一些發光的小夢想”。
與若思不同,薇薇跳出舒適區并非因為重復和厭倦。進入一家文創公司后,她負責渠道傳播,被上司看中潛力,調去市場部負責品牌。在同一公司“轉道”后,兩年來也做得順風順水。
去年,同事們夢寐以求的升職機會觸手可及,薇薇臨時決定接受朋友的邀約,出去創業。
同事都感嘆,薇薇太有勇氣“沖出舒適區”。但薇薇覺得,她從未真正離開過舒適區。“無論是選擇換方向還是嘗試新東西,每一個別人看來很大膽的改變,都是經過我的評估、觀察、總結、學習、請教和準備后,自己能hold住的結果”。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博士汪冰指出,很多“成功學”勵志文將“舒適區”和“惰性區”“溫水煮青蛙”等消極概念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舒適區”這個詞原本并非貶義,表現為在一種低焦慮和低壓力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充分的“掌控感”。
為什么我們在職場中會感受到“舒適區”的存在?
汪冰表示,舒適區的產生,同“挑戰(或壓力)與能力的對比”有關。當一個人的能力遠遠大于挑戰,就可以在單位時間內通過較少的付出得到較大的回報,這時人心理上會感到很舒適(或掌控感)。不過,職場中的舒適區需要分為兩種:“蜷縮型舒適區”和“舒展型舒適區”。
“蜷縮型舒適區,就像嬰兒在襁褓里一樣,周圍的一切都是低挑戰、熟悉和確定的,但這種情況下你所謂的掌控感其實是虛假的,你不能有效應對變化和控制環境,你的舒適來自于環境的舒適穩定;而舒展型舒適區才是真正的自在,你有信心面對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在這里你可以發展自我、實現自我。你的舒適來自于對自身能力的信心,不完全依賴于外界。”
汪冰指出,薇薇和若思原先的環境就屬于“舒展型舒適區”,她們都是“會因為壓力而變得興奮的人”,這一類人相對更容易也更愿意走出職場舒適區。
挑戰新領域,遭遇“當頭一棒”怎么辦
闖出舒適區,挑戰新領域,遭遇“當頭一棒”該怎么辦?
薇薇做過文案工作,參與主辦過各種活動,但從來沒有談商務合作的體驗。加入朋友的創業團隊后,她的職務是商務總監,這意味著一切要從頭開始。
起初她干勁十足,“從前不會的東西,現在慢慢學就行!”但很快意識到,市場競爭激烈,整個團隊對她的期待也不是“從頭學習”,而是能給團隊迅速帶來收益。
與此同時,薇薇不僅要“立竿見影”取得成績,還得殫精竭慮迎合團隊其他成員的需求。艱難熬了半年后 ,薇薇感到意難平,最終選擇辭職。
這一段“飛出舒適區”的經歷,結果不佳,但薇薇沒有喪氣,“這半年,就當自己交學費學本事了?!?/p>
今年30歲的男生李小車,在國企工作長達10年,自認為已經“摸透行業屬性”,應該“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李小車跳槽去了互聯網公司,立即迎來半年轉正期的嚴峻考驗。
“前同事和朋友們都評價我是很會說話的人、social小天才,現在到了互聯網公司,我反而成了最不會說話的人?!痹纫磺械脑捳Z體系、思維方式、為人處世哲學……都在“互聯網大廠”被推翻了。半年轉正期,他過得膽戰心驚。
焦慮過后,李小車心生感悟:很多人自以為的舒適區,可能只是運氣好,未必等同于你已具備了該職業的最高技能和水準。也許你沒有完全挖掘自己的潛能,并發現自己的缺陷。
在汪冰看來,當我們思考職場“舒適感”時,要先考慮自身能力和挑戰的匹配度——究竟是你的能力可以游刃有余地應對挑戰,還是環境給了你這個錯覺?“以自然界為例,如果我一開始在較小的生態環境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態位,能占據這個生態位是因為這里物種沒有那么多,生存競爭沒有那么激烈;但是當我被移植到競爭更激烈或更大的生態系統中時,要成功鎖定一個生態位,所要迎接的挑戰和與之匹配的能力輸出就會很不一樣”。
薇薇與李小車都在走出舒適區后,遭遇不舒適的狀態。但汪冰肯定了他們的積極心態:“如果把‘不舒適’理解為失敗,你就會將這種選擇理解為徹底的挫敗,并且認為這樣的結果只能證明自己錯了,這是‘固定型思維’的人的想法。但是,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把不舒適的狀態當作一種練習,把失敗當作一種反饋,從負面的失敗體驗中尋找正面的人生經驗。”
汪冰將這稱為“拉伸區”?!澳阍谧錾眢w拉伸訓練的時候,肯定不太舒服,但是拉伸會提升你的柔韌性,這與我們應對挑戰的過程是一樣的,但是也要保持對身體的覺察(自我覺察),警惕過度拉伸帶來運動損傷?!?/p>
重復和瓶頸,你一個也逃不掉
雖然轉正期充斥著未知數,可李小車沒被擊垮,靠自己的韌性和執著成功等到了轉正的那一天?!耙苍S我們離開一個舒適區,是為了尋找另一個舒適區?!彼f,即使不離開當前的舒適區,每個人依然可以通過自律和探索,發掘事業新可能。
若思告別“上班時代”后,開啟了在線情感課程的創業征程。
“換一個新的戰場,該經歷的重復和瓶頸,你一個也逃不掉,只不過痛苦換了新的顏色和口味?!比羲颊f,“重啟”事業的前4個月,她整個人處于“如獲新生”“恣意生長”的興奮中。但半年后,一直順風行駛的航船,終于不可避免地要逆風前進了。
一位前輩告訴她,既然這一次“重啟”是以自己為軸心展開的事業版圖,一定不要因為“一地雞毛”和無聊感而輕易推翻。若思自己也發現,這是一個她想深度挖掘和耕耘的“長期舒適區”。
汪冰表示,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心流體驗”,意思是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你仿佛被徹底卷進去了,全然投入,忘了時間,也忘了自己身處何處。
“心流體驗在什么時候容易出現?打個比方,假如我們試圖摘下掛在樹枝上的果子,如果隨手就能夠著,我們不會有多激動;蹦幾蹦夠到了,就很有成就感。但如果蹦了半天我們仍夠不到,就會很挫敗。”
“拼命一下能成功”的狀態,吸引我們投入其中。但汪冰指出,這也隨之開啟了新一輪的循環:當你的能力不斷增強,變得和挑戰匹配了,你開始游刃有余,但是再下一步能力可能會超過崗位的要求或者崗位提供的挑戰,你又會掉入舒適區,掌控感進而可能演變為無聊感。
“從成長的角度,走出舒適區主要與兩件事有關。第一個是補你的短板;第二個是增強你的優勢。第二個遠比第一個重要得多,因為走出舒適區是為了更好地做自己,能定義一個人的是他獨一無二的價值,而不是問題?!蓖舯J為,當我們在新疆域探索,遇到負面情緒時,要有基本的自我判斷,以及確認這份工作對于自己的意義。
在汪冰眼中,冒險和舒適區的關系不是對立的。哪怕你做的工作是一成不變的,每天也要以不一樣的方式來做這份工作,或者讓業務水平變得精進。走出舒適區是一種成長,留在舒適區我們也可以冒險,挑戰自我,這就像有人健身的方式是鐵人三項,有人只是下樓散步,找到適合你的成長路徑最重要。
“很多人對舒適區的理解是拿鞭子抽自己,我并不認同。我們確實需要時不時推自己一把,但如果一直都拿鞭子抽著自己往前走,而不是找到了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不符合你的優勢、熱情或夢想,那你要去的地方不僅不是舒適區,還可能離你真正想去的越來越遠”。
(應受訪者要求,若思、薇薇與李小車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杰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2月25日 07 版
標簽:
- 闖出職場舒適區的年輕人,你后悔了嗎
- 蘇州一家“三人組”和疫情“車輪戰”
- 闖出職場舒適區的年輕人,你后悔了嗎
- 云南新增5例本土確診病例
- 隔夜外盤:美股逆轉收高 納指收漲3.34% 國際油價沖高回落
- 直播 | #烏東局勢將如何發展#
- 中小銀行股權拍賣屢陷尷尬 打折也無人問津
- 澤連斯基下令全面動員 烏禁止18-60歲男性出國
- 春季適當曬曬太陽(中醫養生)
- 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潮流能發電機組下海
- 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無影燈)
- 小病不出縣??就醫負擔輕(健康焦點)
- 正確運動鍛煉益于健康(名醫講堂)
- 中國進口俄烏鐵礦石份額較小,俄烏出口制約影響有限
- 國元證券高管重大變動:原總裁陳新辭職 沈和付接任
- 財政部: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 江山壯麗——中國美術館藏山水與風景題材作品展開展
- 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述評之二
- 阿里Q3財報:菜鳥季度總營收196億元,日均跨境包裹超500萬
- 中方回應是否向俄提供武器:我們不會 俄羅斯也不需要
- 一圖看懂|俄烏戰事升級 俄羅斯股市幾近腰斬
- 黃文濤等:俄烏沖突正短線主導全球避險情緒
- 【新時代檢察故事匯】5000元的抗訴監督案
- (國際)阿富汗8名醫務工作者遭槍擊身亡
- 牛股依米康收關注函 此前信披留下疑問:實控人女兒減持為何沒“留痕”?
- 爆炸聲過后的烏克蘭首都基輔:外賣停送、店鋪關門、街道空空蕩蕩
- (環境)(1)低溫冷凍襲廣西
- 大牛股金圓股份新任董事長觸及短線交易 千萬元增持計劃或中止
- 東西問 | 董純:雨果戲劇如何在中法文學藝術交流中大放異彩?
- ?菜鳥Q3外部收入達67% 自營物流能力驅動高質量增長
- 一圖讀懂丨“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穩中求進
- 盤點丨生態環境部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聚焦:統籌謀劃,推進高質量發展
- 新聞背景:俄烏局勢發展時間線
- (國際)詳訊:烏克蘭總統宣布烏方與俄羅斯斷交
- #烏克蘭局勢發展時間線#
- 華是科技中簽號出爐 共3.8萬個
- #在烏克蘭的中國公民現在怎么樣#
- (國際)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全力保護在烏中國公民安全
- 山西太原一地連夜轉運隔離涉疫人員 24日24時前管控到位
- 河南:力爭2023年底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 陜西將發放9.39億元電子消費券 涵蓋汽車家電家居及餐飲等
- 平臺抽成如何更透明?老年人出行如何更智能?聚焦2022年交通領域民生實事新舉措
- 你以為的“甜蜜網戀”,實際上是詐騙
-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就中湯救災合作等答記者問
- 本輪疫情內蒙古呼和浩特首批治愈患者出院
- 黑龍江黑河本輪疫情存在多條傳播鏈 源頭還未查清
- (聚焦疫情防控)山西太原新增1例確診病例 忻州1名確診患者被立案偵查
- 歐足聯宣布歐冠決賽將不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
- 安徽自貿區2021年進出口逾1540億元 入駐億元項目26個
- 交通運輸部將“推行適老化交通出行服務”
- 河南加強生態強省建設 2025年黃河干流中游水質達到Ⅱ類
- #葫蘆島出現1傳65#
- “冰墩墩”下班“雪容融”上崗,冬殘奧村25日正式開村
- 內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發生3.1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必將載入奧運史冊
- (國際)(1)比利時:大熊貓“天寶”樂享冬日時光
- 北京冬奧過后,這片山林沒有回歸寂靜
- 香港為推行中央支援的防疫抗疫措施提供法律基礎
-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多措并舉 推動2021年提案工作取得新成效
- (聚焦疫情防控)(8)呼和浩特: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務 保障封(管)控區物資供應
- 新華全媒+|小社區里的“發展密碼”
- (聚焦疫情防控)(6)呼和浩特: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務 保障封(管)控區物資供應
- 西昌鐵警多種形式開展安全知識宣傳 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
- 全國政協如何選出“年度好提案”?
- 甘肅警方破獲特大利用虛擬貨幣組織領導網絡傳銷案件
- 手記 | 剛性執紀柔性關懷
- (新華全媒+)一粒雜交玉米種子背后的“突破”
- 長時間戴口罩悶出痘痘,怎么辦
- 新華全媒+丨一粒雜交玉米種子背后的“突破”
- #天津本輪疫情本土患者全部出院#
- 別讓“脫單”App鉆了監管的空子
- 肇慶邊檢站“綠色通道”保障供港防疫物資快捷通關
- 古浪:打掉系列“碰瓷”敲詐團伙 抓獲4人
- 腰椎不好,也會引起尿頻、尿急
- 痔瘡高發容易反復 生活起居需格外注意
- 群山環繞的巴松措
- [生命線]河北:酒駕被查想歪招 撒潑耍賴不講理
- 教育部關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
- 貴港: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曉華到市疫情聯防聯控組調研指導工作
- 這些心臟病青睞年輕人
- 科學減重應該這么吃
- 錨定雙碳戰略目標 渤海銀行多措并舉踐行綠色金融使命
- 完美公司榮獲2021年度中國客戶聯絡中心獎“卓越服務獎”!
- 最高法: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00萬以上應追究刑責
- 韓總統稱對俄在烏發起軍事行動感到遺憾 將參與經濟制裁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科技創新日新月異 “第一動力”展現蓬勃生機
-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截至2月23日)
- 5G交轉直模塊被盜 哈爾濱警方快偵快破挽損30余萬
- 《回聲嘹亮》 20220223 多面人生張凱麗
- 《今日影評》 20220223 《尼羅河上的慘案》
- 《探索·發現》 20220223 衢州西周土墩墓群(下)
- 三大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將展開
- 《動物世界》 20220223 神奇水世界(下)
- 【俄烏局勢·最新】烏克蘭南部城市敖德薩目前民眾生活如常
- 發改委: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 煤電價上下浮動不超過20%
- 【俄烏局勢·最新】烏克蘭東部城市馬里烏波爾發生爆炸
- 鄉村數字治理的差異化考量
- “文化”與“文明”綜辨
- 安理會再度舉行緊急會議審議烏克蘭局勢
- 中國駐烏大使館提醒:#在烏中國公民車身可貼中國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