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農民備種備肥、農機排隊檢修、灌區開始春灌,一幅忙碌的春季農業生產畫卷正由南向北漸次展開。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并對耕地、種業、農機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這為全年農業生產指明了方向。
農業現代化的本質是生產過程的現代化。農機、種子、耕地是農業發展的物質要素,良機良種良田是現代農業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1%,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超45%,全國耕地質量等級較2014年提升0.35個等級,為農業生產注入源源動力,也支撐了鄉村產業蓬勃發展。
不過,農業面臨的各種挑戰也在疊加。進口農產品擠壓國內市場空間,資源環境約束帶來綠色轉型壓力,農資、人工等要素價格攀升,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趨難。破解這些難題,必須增強供給體系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在連年豐收的高起點上,提高農業生產率,必須夯實農業基礎條件和物質支撐。這是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必須牢記的。
耕地是農業生產的根本。我國人多地少水缺,中低產田比重高,長期制約著農業發展的后勁。耕地正承受著面積減少和用途監管的巨大壓力。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顯示,耕地數量在2009年到2019年減少了1.13億畝。近年來,部分地區出現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傾向,為農業生產帶來隱患。
“農田就是農田”,面對耕地紅線退無可退的形勢,迫切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歸納起來是既要保數量、提質量,又要管用途、挖潛力。保數量方面,要立足嚴守18億畝紅線,做好“定線、定位、定責”,突出黨政同責、終身追責。
提質量方面,突出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耕地占補平衡全程監管。管用途方面,嚴格限制耕地轉為建設用地,嚴格管控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區分一般耕地、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不同類型,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挖潛力方面,將有條件的鹽堿地適度有序開發為耕地。18億畝耕地紅線要守住,5億畝鹽堿地也要開發利用。
種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先導性工程。去年,有關部門開展了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等種業振興五大行動,啟動了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強化了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截至目前,我國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95%以上。不過,不少品種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種業企業總體多而不優、散而不強;與國際前沿相比,先進育種技術研發應用還處于跟跑階段。
“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推動種業振興,要打好組合拳,集中力量補短板、鍛長板。一方面,聚焦創新攻關,加快補齊研發短板。另一方面,聚焦企業培育,加快壯大產業主體,扶持一批優勢企業。
農機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抓手。當前,三大主糧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極大解放了大田生產的人力。但是,農業機械化在區域、品種、環節上還面臨許多難題。在典型丘陵山區縣,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低于50%。在園藝作物等領域,“無機可用”困擾著行業,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在西部地區的一些鄉鎮,農田建設與農機現狀不適宜,有了農機卻無用武之地。
“種地挑上金扁擔”,今后要充分發揮農機節本增效的作用,聚焦農機化全程全面發展。在研發上,加強農機核心產品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在政策上,擴大農機購置補貼規模和范圍。在推廣上,鼓勵種養大戶發展為農機大戶,鼓勵農機大戶開拓社會化服務,開展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由此推動農機化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擴展,從種植業向養殖業發展,由平原地區向丘陵山區進軍。
專家分析,到2025年,糧食品種有望實現一輪更新換代,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望達10.75億畝。可見,如果能夠夯實農業的種子、耕地、農機基礎,畝產提高是大有潛力的,地力提升也是大有可為的。(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
標簽: 現代農業
- 春季適當曬曬太陽(中醫養生)
- 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潮流能發電機組下海
- 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無影燈)
- 小病不出縣??就醫負擔輕(健康焦點)
- 正確運動鍛煉益于健康(名醫講堂)
- 中國進口俄烏鐵礦石份額較小,俄烏出口制約影響有限
- 國元證券高管重大變動:原總裁陳新辭職 沈和付接任
- 財政部: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 江山壯麗——中國美術館藏山水與風景題材作品展開展
- 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述評之二
- 阿里Q3財報:菜鳥季度總營收196億元,日均跨境包裹超500萬
- 中方回應是否向俄提供武器:我們不會 俄羅斯也不需要
- 一圖看懂|俄烏戰事升級 俄羅斯股市幾近腰斬
- 黃文濤等:俄烏沖突正短線主導全球避險情緒
- 【新時代檢察故事匯】5000元的抗訴監督案
- (國際)阿富汗8名醫務工作者遭槍擊身亡
- 牛股依米康收關注函 此前信披留下疑問:實控人女兒減持為何沒“留痕”?
- 爆炸聲過后的烏克蘭首都基輔:外賣停送、店鋪關門、街道空空蕩蕩
- (環境)(1)低溫冷凍襲廣西
- 大牛股金圓股份新任董事長觸及短線交易 千萬元增持計劃或中止
- 東西問 | 董純:雨果戲劇如何在中法文學藝術交流中大放異彩?
- ?菜鳥Q3外部收入達67% 自營物流能力驅動高質量增長
- 一圖讀懂丨“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穩中求進
- 盤點丨生態環境部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聚焦:統籌謀劃,推進高質量發展
- 新聞背景:俄烏局勢發展時間線
- (國際)詳訊:烏克蘭總統宣布烏方與俄羅斯斷交
- #烏克蘭局勢發展時間線#
- 華是科技中簽號出爐 共3.8萬個
- #在烏克蘭的中國公民現在怎么樣#
- (國際)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全力保護在烏中國公民安全
- 山西太原一地連夜轉運隔離涉疫人員 24日24時前管控到位
- 河南:力爭2023年底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 陜西將發放9.39億元電子消費券 涵蓋汽車家電家居及餐飲等
- 平臺抽成如何更透明?老年人出行如何更智能?聚焦2022年交通領域民生實事新舉措
- 你以為的“甜蜜網戀”,實際上是詐騙
-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就中湯救災合作等答記者問
- 本輪疫情內蒙古呼和浩特首批治愈患者出院
- 黑龍江黑河本輪疫情存在多條傳播鏈 源頭還未查清
- (聚焦疫情防控)山西太原新增1例確診病例 忻州1名確診患者被立案偵查
- 歐足聯宣布歐冠決賽將不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
- 安徽自貿區2021年進出口逾1540億元 入駐億元項目26個
- 交通運輸部將“推行適老化交通出行服務”
- 河南加強生態強省建設 2025年黃河干流中游水質達到Ⅱ類
- #葫蘆島出現1傳65#
- “冰墩墩”下班“雪容融”上崗,冬殘奧村25日正式開村
- 內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發生3.1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必將載入奧運史冊
- (國際)(1)比利時:大熊貓“天寶”樂享冬日時光
- 北京冬奧過后,這片山林沒有回歸寂靜
- 香港為推行中央支援的防疫抗疫措施提供法律基礎
-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多措并舉 推動2021年提案工作取得新成效
- (聚焦疫情防控)(8)呼和浩特: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務 保障封(管)控區物資供應
- 新華全媒+|小社區里的“發展密碼”
- (聚焦疫情防控)(6)呼和浩特: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務 保障封(管)控區物資供應
- 西昌鐵警多種形式開展安全知識宣傳 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
- 全國政協如何選出“年度好提案”?
- 甘肅警方破獲特大利用虛擬貨幣組織領導網絡傳銷案件
- 手記 | 剛性執紀柔性關懷
- (新華全媒+)一粒雜交玉米種子背后的“突破”
- 長時間戴口罩悶出痘痘,怎么辦
- 新華全媒+丨一粒雜交玉米種子背后的“突破”
- #天津本輪疫情本土患者全部出院#
- 別讓“脫單”App鉆了監管的空子
- 肇慶邊檢站“綠色通道”保障供港防疫物資快捷通關
- 古浪:打掉系列“碰瓷”敲詐團伙 抓獲4人
- 腰椎不好,也會引起尿頻、尿急
- 痔瘡高發容易反復 生活起居需格外注意
- 群山環繞的巴松措
- [生命線]河北:酒駕被查想歪招 撒潑耍賴不講理
- 教育部關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
- 貴港: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曉華到市疫情聯防聯控組調研指導工作
- 這些心臟病青睞年輕人
- 科學減重應該這么吃
- 錨定雙碳戰略目標 渤海銀行多措并舉踐行綠色金融使命
- 完美公司榮獲2021年度中國客戶聯絡中心獎“卓越服務獎”!
- 最高法: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00萬以上應追究刑責
- 韓總統稱對俄在烏發起軍事行動感到遺憾 將參與經濟制裁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科技創新日新月異 “第一動力”展現蓬勃生機
-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截至2月23日)
- 5G交轉直模塊被盜 哈爾濱警方快偵快破挽損30余萬
- 《回聲嘹亮》 20220223 多面人生張凱麗
- 《今日影評》 20220223 《尼羅河上的慘案》
- 《探索·發現》 20220223 衢州西周土墩墓群(下)
- 三大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將展開
- 《動物世界》 20220223 神奇水世界(下)
- 【俄烏局勢·最新】烏克蘭南部城市敖德薩目前民眾生活如常
- 發改委: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 煤電價上下浮動不超過20%
- 【俄烏局勢·最新】烏克蘭東部城市馬里烏波爾發生爆炸
- 鄉村數字治理的差異化考量
- “文化”與“文明”綜辨
- 安理會再度舉行緊急會議審議烏克蘭局勢
- 中國駐烏大使館提醒:#在烏中國公民車身可貼中國國旗#
- 效仿加拿大? 美國加州卡車司機欲“直通華盛頓”
- 31省份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10176.0萬劑次
- 大足區精準幫扶助力戒毒人員穩就業
- 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 北京疾控建議這樣做
- 三高人群需注意 戒煙戒酒多吃菜
- 中老年人睡不好 頻繁換枕有弊無利
- (經濟)我國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
- 外媒:俄軍已登陸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