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為涉房企業融資開閘,并不是鼓勵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涉房企業進行融資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要確保股市融資不投向房地產業務的前提。這意味著涉房企業融資的資金是不能投向房地產業務的,因此也就更加不能用融資的資金去房地產市場收并購和“保交樓”了,因而也就不存在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問題。
據權威證券媒體報道,近日,證監會有關人士透露,對于涉房地產企業,證監會允許部分存在少量涉房業務但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在A股市場融資。
涉房企業可以進行融資的具體的條件是: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產業務收入、利潤占企業當期相應指標的比例不超過10%;參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產業務產生的投資收益占企業當期利潤的比例不超過10%。
對于這一涉房企業的融資新政,不少人將其視為是房地產行業的利好。比如有觀點認為,對于少量涉及房地產、但不以房地產作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如果其在資本市場融資不僅不會因為參予的收并購或交樓而受到限制,反而可能會受到鼓勵,這將有助于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到“保交樓”或出險樓盤項目收并購,從而有助于房地產市場風險有序釋放和平穩健康發展。但如果因為其(或子公司)參與了收并購和“保交樓”,從而導致“涉房”而無法在資本市場融資,這對于引入社會資本推進收并購和“保交樓”,進而穩定房地產市場是非常不利的。
筆者以為,上述觀點顯然是對涉房企業融資新政的一種誤讀。涉房企業融資新政并不是鼓勵上市公司來為樓市接盤,進而擔負起樓市收并購和“保交樓”的使命,甚至擔負起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的使命。實際上,早在2010年房地產市場走向火爆的時候,證監會在當年10月,就已暫緩受理房地產開發企業重組申請,并對已受理的房地產類重組申請征求國土資源部意見。從這一年開始,涉房企業在A股市場融資的閘門明顯收緊。
到了2018年10月,證監會推出兩份針對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審核知識問答文件,對一系列市場關注的再融資問題予以詳細解答。其中明確,為防止募集資金變相用于房地產業務,房企或涉房企業申請再融資的,暫不推進審核。這也正式宣告涉房企業A股融資暫停。可見,在股市資金流向樓市的問題上,證監會一直都是說“不”的。
這一次證監會為涉房企業融資開閘,并不是鼓勵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從官媒的報道來看,涉房企業進行融資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要確保股市融資不投向房地產業務的前提。這意味著涉房企業融資的資金是不能投向房地產業務的,因此也就更加不能用融資的資金去房地產市場收并購和“保交樓”了,因而也就不存在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問題。期待融資資金流向樓市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不僅如此,涉房企業融資新規對涉房企業的房地產業務規模也作出了明確的限制。即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產業務收入、利潤占企業當期相應指標的比例不超過10%;參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產業務產生的投資收益占企業當期利潤的比例不超過10%。這就意味著不是所有的涉房企業都可以重啟融資。一些涉房企業要滿足融資條件的要求,就需要剝離自己的房地產業務,將自己涉足的房地產業務控制在10%以下,這既包括地產業務收入,也包括房地產業務帶來的利潤對公司利潤的貢獻。可見,涉房企業融資新規是引導相關企業剝離房地產業務,而不是繼續增加房地產業務。所以,對于涉房企業融資新規市場不要作出錯誤的解讀,避免因此誤導市場誤導投資者。
為了避免這種誤讀的出現,涉房企業融資新規有必要作出更明確的規定。既然涉房企業融資資金不得投向房地產業務,那么,與此相關的就是,涉房企業在拋出融資方案后,企業的自有資金也不得繼續投向房地產業務。決不允許涉房企業一邊融資,一邊將自有資金投向房地產業務。若允許這一現象發生,那么“涉房企業融資資金不得投向房地產業務”的規定就形同虛設了,因為涉房企業完全可以將自有資金投向房地產業務,然后又用融資資金補充自有資金,這就相當于融資資金借道“自有資金”的渠道流向了房地產市場。因此,必須作出相應的規定,嚴禁啟動融資企業將自有資金繼續投向房地產業務。
- 涉房企業融資推出新政 有利于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
-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風險較大 關鍵是自主掌握核心技術
- 多家上市公司提前終止減持計劃 主要原因是什么?
- 電子木魚受年輕人追捧 資本看好解壓生意未來發展
- 科技網絡安全市場需求不斷擴大 行業上升空間仍可期
- 三季報業績亮眼板塊受市場關注 可適當逢低布局績優股
- 由制造業發展數據縱觀市場全局 可從中尋找投資方向
- 注冊制新股破發率偏高 對相關板塊走勢造成不利影響
- 實際盈利能力大增 新冠檢測板塊為何估值會大跌?
- 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不斷擴大 年內實現融資金額累計近6億元
- 印度宣布:這一出口限制措施,延長一年
-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高級統計師張鵬解讀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數據
- 頭條: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4%
- 世界頭條:借助美元霸權 美國擠壓多國貨幣政策空間
- 觀焦點:德國10月通脹率或將超10.4%
- 兩大通脹指標走升 美聯儲加息或將繼續
- 俄央行:俄GDP將在2023年中期降至最低點
- 俄石油總裁:英石油公司仍持有俄石油公司股份
- 【天天聚看點】歐洲央行:未來三個季度歐元區經濟或均將出現環比負增長
- 焦點消息!市人大常委會舉行首次任前法律知識無紙化考試 鞠麗巡考
- 每日短訊:決戰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江陽區:“三個高地”聚合核心增長極
- 環球今日訊!余先河:全力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 不斷提升全市安全發展水平
- 全球快資訊丨“中國海歸創業聯合體”瀘州行項目對接會舉行 楊林興出席并致辭
- 潛力中小商家經濟“借風”國慶好物節,讓“納新”與“躍遷”輕松起飛
- 快看:日本央行決定繼續維持超寬松貨幣政策
- 全球速訊:爆單!加急“空運”!賣出超30億元,這里的帽子在歐洲火了
- 天天百事通!巨虧近300億元!瑞士信貸宣布:將裁員9000人
- 大額現金管理什么意思?配資放大10倍一定是虛擬盤嗎?
- 非保本浮動收益是什么意思?去散戶化指的是什么意思?
- 典型的非流通國債是什么?同花順國債的錢怎么取出來?
- 理財凈值是按萬元算嗎?投資與理財對于我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 理財產品投資期不能贖回嗎?理財年化收益和凈值關系如何算?
- 融資余額增加是利好還是利空?融資余額增加說明什么問題?
- 短期健康險和長期健康險區別是什么?保險單復效以后就有效嗎?
- 中長期貸款期限是幾年?組合貸款可以全部用公積金還嗎?
- 長期理財應該買什么產品? 保險類股票適合長期投資嗎?
- 同業拆借和回購協議的區別是什么?回購協議是什么意思?
- 買斷式回購是什么意思?質押式回購是什么意思?
-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有什么作用?存款準備金是什么意思?
- 新開戶打新股需要什么條件?預約打新和新股申購有什么區別?
- 數字人民幣有風險嗎?數字人民幣具有哪些優勢?
- 投行業務是指什么意思?當日盈虧怎么不顯示數據?
- 理財凍結等調查需要多長時間?四川建設銀行5萬能買什么理財產品?
- 期貨出金時間是幾點?理財的確認金額和確認份額區別?
- 民生景氣行業混合基金是A股嗎?委托的股票沒成交是為什么?
- 盲盒產品的經濟學原理是什么呢?盲盒經濟背后的消費邏輯?
- 應該如何看待盲盒經濟?哪些人是盲盒經濟受眾群體?
- 股票中的擇機跑路是什么意思?公司債券與股票在風險上有何不同?
- 東南亞數字經濟年度總交易額放緩
- 抖音電商推出五大扶持政策,助力潛力商家雙十一生意爆發
- 每日播報!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首席統計師李胤解讀2021年中國創新指數
- 近期大盤回調市場情緒有所回升 可適當挖掘投資機會
- “雙11”大促將至 各大銀行推出多種信用卡支付優惠活動
- 焦點要聞:天然氣價格,暴漲3倍!這一國家首都,萬人“排隊”領木柴…
- 一周內,接連被罰近20億元!這一互聯網巨頭,發生了什么?
- 歐洲天然氣現貨價格,跌至負數!什么情況?
- 每日頭條!馬克龍警告稱明年年初法國能源價格將上漲15%
- 決戰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民生實事有力度 百姓幸福有溫度
- 多地推出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車消費 預計四季度產銷增長較快
- 市政府與頂度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楊林興、余先河出席
- 五大險企前三季度保費數據發布 保費收入均實現正增長
- 中國平安發布職位變更公告 公司高管有所調動
- 陽光保險再次沖擊港交所 或將成為第十家上市的保險企業
- 多家上市券商發布三季度報業績 證券業凈利出現普跌
- 貴州茅臺10月以來股價跌幅超2成 總市值蒸發近6000億元
- 受OK鏡將納入采集消息影響 相關公司股價應聲大跌
- 中概互聯網股走勢強勁 業內認為與人民幣大漲有關
- 逾90家公募發布“限購令” 債券基金成為限購主力產品
- 多數明星基金經理管理規模縮減份額增長 基民抄底購買
- 集度ROBO-01探月限定版追加1000名額 劉慈欣獲004號車主身份
- 瀘州:堅持“1331”人才工作總體思路 抓實人才強市工作
- 【環球時快訊】推動《實施“酒城人才聚集行動”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17條措施》 瀘州做了這些工作
- 世界熱頭條丨安排好了!瀘州將這樣做好高校畢業招引工作
- 低利率對經濟的影響是什么?如何在低利率時期投資理財?
- 投資理財的基本原則和定律有哪些?為什么一定要掌握理財技能?
- 為什么投資不能加杠桿?為什么通貨膨脹利好黃金?
- 紙原油可以在哪里買?美元和原油的漲跌關系?
- 間接融資方式有哪些?金融租賃和融資租賃的區別?
- 經濟危機現金升值還是貶值?經濟危機下哪個行業最有利?
- 供過于求是通貨膨脹嗎?國家經濟倒退會怎么樣?
- 非公開發行債券是利好還是利空?工商銀行隨心存是保本保息嗎?
- 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是宏觀調控還是財政政策?什么是證券投資?
- 什么是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收益和風險是正相關還是負相關?
- 建信理財佳的收益怎么是負數?人民幣國際化的好處有哪些?
- 原油期貨負值意味著什么?國泰利怎么轉出至余額寶?
- 3倍杠桿下跌多少平倉?空頭平倉是漲還是跌?
- 理財通為啥只能取出持有份額?理財凈值1.0000是什么意思?
- 交通銀行惠享存是定期存款嗎?建行龍智投是什么理財?
- 理財高凈值專屬是什么意思?國開債指數在哪里看?
- 工行添利寶什么時候產生收益?發債企業必須連續盈利幾年?
- 有外資背景的券商有哪幾個?為什么持有收益比累計收益多?
- 所有智能存款都會清盤嗎?智能存款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嗎?
- 期貨風險度達到百分之多少才會爆倉?管理閑錢用什么理財工具?
- 增發國債是擴張性財政政策嗎?存單能通過網上取走嗎?
- 匯添息產品起存金額為多少美元?高位震蕩是吸籌還是出貨?
- 期貨做市商是什么意思?浦發理財巨額贖回什么意思?
- 收盤價大于開盤價是什么線?工行福滿溢是什么存款?
- 抗疫國債利率怎么算?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的意義?
- 多地特色經濟作物迎來收獲 助農持續增收
- 共享騎行走向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