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微企網
              科技助力戰 “無人化”春耕還有多遠?
              發布日期: 2022-03-15 05:34:18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完全建成后,這就是長沙最大的了。”3月10日,距長沙主城區50公里遠的望城區茶亭鎮獅子嶺村,創聯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譚新龍注視著信息化指揮中心里的大屏幕,一條輸送帶從藍色廠房的后門伸出,上面有幾個滿裝著褐色物質的長方形盒子,轉過九十度角后,“褐盒子”緩緩進入隔壁小白房子里。這是目前長沙市最大的全自動智能化育秧工廠,待到四月上旬的三湘大地“春耕”大戰打響,茶亭鎮及附近村鎮的一萬余畝稻田的秧苗,將從譚新龍面前的這座“育秧工廠”發出。

              【新技術】

              1 屏幕上的春耕

              信息化指揮中心外觀看起來是一座巨大的藍色廠房,里面放著一張大長條會議桌和一圈辦公椅;在主座位置的正上方,掛著一塊大屏幕,人一進門就能看見。工作人員在一臺電腦上操作幾下,大屏幕便顯示了一張北斗地圖,上面標注了一臺農機的當前位置: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茶亭鎮砂硤圍附近233.215米。鼠標晃動,該農機作業的時間、面積以及車主信息,瞬間同步出現。

              “這是北斗智慧農業管理平臺,精確得很。”長沙市望城區農機事務中心主任李志剛介紹,聯合社的每臺農機上,都已經安裝了智能化配套設施設備,因此能夠實現農機的全過程作業追蹤;對于指揮中心來說,有利于在農機跨區作業時,進行調度指揮;特別在農忙季節,能夠及時高效地調配區域內農機開展作業。

              據介紹,聯合社現有各種農機裝備60臺套,其中旋耕機10臺、高速插秧機20臺、高速拋秧機2臺、聯合收割機11臺、大型輪式拖拉機5臺、農用運輸車4臺、糧食烘干設備8臺,日烘干能力達160噸,擁有糧食儲備倉3180平方米,倉儲能力達4500噸以上。

              所有設備信息,以及植物生長的生態環境和生長數據信息,都能匯總到信息化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借助智能硬件、大數據技術,信息化指揮中心通過統一的平臺,實現了聯合社所有物聯設備的統一管理,而所有管理,都能通過一個電腦終端實現。

              2 育秧流水線

              49歲的張英,瘦得如鐵,上身穿一件黑色短袖,將一塊滿裝著褐色物質的長方形盒子從傳送帶上捧起來,放在黑漆漆的地面上。“這是機插秧硬盤。”譚新龍介紹,機插秧的制作需要放底土、播種、澆水、蓋面土等步驟,然后再用流水線運送至智能催芽密室。

              空空如也的育秧盤,放進一臺漏斗形狀的機器里,即被自動填入營養土、淋灑營養水、播進種子、噴灑水霧、蓋營養土,然后再滿滿當當地從機器另一頭冒出來。“機器育秧,真給農民省事呦。”張英說,以前人工育秧費心費力,碰上個倒春寒,還有爛秧的危險。“工廠化育秧,不受‘倒春寒’這樣的惡劣天氣影響,而且使得秧苗生長整齊均勻、質量優質。一旦實現高速、高效、高質的水稻多批次機械化、規模化、工廠化、市場化育秧,還能給那些常年在外務工、無暇顧及農田的人,一個花極低時間成本就能照料好農田的選擇。”李志剛說。

              3 自動插秧機

              李志剛介紹,水稻育秧環節的機械化,能夠與播種環節的機械化有機地結合起來;換句話說,人工育出的秧苗均勻程度很難保持一致,這就與插秧機器的農藝要求難以對接。育秧工廠的出苗會高度齊整,這就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栽插。

              目前,創聯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有高速插秧機20臺。高速插秧機采用大直徑車輪配合高地隙和四輪減震,在濕爛田作業平穩順暢,可以解決山地丘陵機械化難的問題;而且搭載更多智能設備,插秧頻率更快,作業效率更高。聯合社多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湖南省還加大了農機設備設施補貼力度,讓聯合社實實在在享受到購機政策優惠。數十臺嶄新的插秧機排成兩列,壯觀氣派,35歲的劉展一臉喜悅,他說自己是大學生,會通過智能遙控系統操作植保無人機,等到春耕開始,飛機就要派上用場了。

              【新觀點】

              “無人化”春耕需要一個過程

              “無人農場是智慧農業的一種生產方式,耕作無人化會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方向。”3月11日,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究員兼水稻專業組秘書長張文毅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稱,隨著現代農業發展,高效、精準、優質、智能的高性能農機裝備越來越多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因此,機器在逐漸將農民從繁重的農活中解脫出來。但農作物生產環節復雜,如果要實現像水稻這樣的農作物,從育苗、耕作、灌溉,到運輸、植保、收獲的全過程機械化,仍然需要農機行業繼續提升研發制造能力、協同配套措施并做好設備管理與服務。

              “現在水稻種植環節,機械化水平還是不夠。”張文毅說,運作起一臺插秧機,就得需要四五個人參與,有做駕駛員的,有往車上裝秧盤的,還得有在車上擺秧盤的。“雖然說,機插秧比起人工插秧省事方便很多,但大量人工參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產的高效和精度。”他告訴記者,人在搬運、擺放秧盤的時候,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定程度的秧苗損耗;農機手在駕駛插秧機的時候,可能會片面追求作業面積而降低作業質量,導致栽插密度不夠、基本苗數不足,影響機插秧技術穩產增效優勢的發揮。

              農作物耕作的全程機械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包含機具選型、農藝配合、土地規模、經營體制、人員培訓、技術推廣等各個環節。“農業全過程機械化會實現的,春耕無人化慢慢也會實現的,但是它們都需要有一個技術不斷積累、進步的過程。”張文毅說。

              ■ 小貼士

              主要作物農業機械化率

              據《2020年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我國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如下,小麥97.19%,水稻84.35%,玉米89.76%,大豆86.70%,油菜59.91%,馬鈴薯48.07%,花生63.96%,棉花83.98%。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巍

              標簽: 還有多遠

              資訊播報
              精彩推送
              ?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日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