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微企網
              熟悉的面孔長大了,浙江的瓜苗在四川開了花|世界新要聞
              發布日期: 2023-05-12 18:40:50 來源: 潮新聞

              編者按: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歷史永遠記住的時刻,一場特大地震撼動中國,一時間,群星暗淡,舉國神傷。


              (資料圖)

              15年過去了,一個個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苦有樂的人,勾勒出平凡且偉大的身影,這其中有災區人民的自我奮斗,也有浙江綿延至今的援助幫扶。

              潮新聞記者沿著當年浙江救援隊、援建干部的腳步,來到了曾遭受嚴重破壞的汶川、北川、青川,我們看到這里生長出的生活與故事,不再附帶悲情,也無需博取同情,而是一群自強不息者的勇毅敘事。

              5月10日的飄雨下午,潮新聞記者站在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廣播音響里傳來的是《思念曲》婉轉低回的小號聲,北川中學遺址的廢墟前擺滿了一束束吊唁的白色菊花。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遇難者公墓

              在這里,“家”的痕跡仍然清晰可見:晾衣繩上的衣服、花盆里的綠植、街邊小店的招牌……一個潮濕、巴適的小縣城該有的樣子。只是這里僅存的房子像是傾斜的積木,更多的一樓、二樓甚至整幢樓層都已埋在地下,植物占領了多數空間,它們扎進土壤也扎進了時間的縫隙。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在遺址以南30公里的地方,北川新縣城里的居民樓、商場整齊簇新,街邊的火鍋店、燒烤店、奶茶店充滿了煙火氣。

              不止是與衢州柯城區東西部協作的北川縣,在湖州長興縣對口支援的汶川縣,在浙江援建的青川縣,當地人已經從悲壯的境遇中行走出來,歷經15年的山河重振,顯現出意氣風發、滿目生機的活潑景象。

              新北川縣城

              “敬禮娃娃”郎錚:20多天后高考,目標人民大學

              你也許還記得這張照片。

              15年前的5月13日早晨7點,北川縣曲山幼兒園廢墟中,傳來小孩時斷時續的哭聲,被掩埋長達20小時的小男孩,被解放軍戰士救出。他躺在一塊小門板做的臨時擔架上,一邊說著“謝謝叔叔”,一邊舉高稚嫩的右手,向8位戰士敬禮,記者用相機記下這一幕。

              被稱為“敬禮娃娃”的他叫做郎錚,那一年只有3歲,現在,18歲的他正全力備戰20多天后的高考。

              “他的目標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或者法學專業。”郎錚的父親告訴潮新聞記者,兒子讀的是文科,成績很好,現在綿陽東辰學校的高三清北班就讀,幾次摸底考能穩定在年級前十名。

              身高1.85米,愛打籃球,又高又帥成績又好,提到讓自己驕傲的兒子,在北川縣公安局工作的郎錚父親一臉驕傲,“是大家關心幫助的結果。”

              每年的5月12日前后,一家人會給曾經關心、愛護過他們的人發微信,這當中,當然也包括15年前救下郎錚的8名解放軍叔叔。聯系上他們,源自5年前郎錚的想法。

              五年前,郎錚在作業本上寫了一段話:

              “2008年5月13日上午,被埋了20小時的我,忽然見到了光明,還有你們探出的臉,模糊卻又溫馨。你們是我的救命恩人,卻在救出我后,抹抹汗,馬不停蹄地去拯救另外的生命。而我,只能用一個微不足道的敬禮,來表達我對你們的敬意。我被你們救出的第一句話竟是,我的鞋去哪了,想來真是可笑,如果當時,能問問你們的名字該多好。眨眼間,以前吵著要鞋子的3歲小男孩,已經成為13歲的少年,我已經迎來了忙碌的初中生活,家人們很健康,很和睦,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我多想再與你們見一面,哪怕一分鐘,一秒鐘,解放軍叔叔,你們在哪……”

              在這之后的幾年里,郎錚的父母陸續聯系上了這8位戰士,“他們有的在云南,有的在重慶,有做公務員的,也有自己做生意的,還沒有湊在一起見過面,但是郎錚和他們的每次通話、微信都很親切。”

              現在的郎錚

              當年和郎錚一樣在上幼兒園的地震幸存孩子們,現在大多在新的北川中學就讀,在窗明幾凈的校園里,潮新聞記者看到“多難興邦”四個大字屹立在入口處,玉盤河在校園內蜿蜒穿行,河邊的枇杷樹已經結滿了果實。

              新北川中學是中國僑聯凝聚全球73個國家和地區數十萬華僑華人和社會各界愛心力量援建的災后重建項目。汶川地震發生后,浙江省僑胞也積極響應中國僑聯和省僑聯的倡議,積極行動為北川中學的重建募捐,捐款捐物3億多元。

              新北川中學

              除了對北川中學的幫助,柯城區與北川縣的東西部跨域教育協作也沒有停止,北川七一職中師生也曾赴浙江省衢州市中等專業學校學習交流。今年3月9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新星小學的一些學科骨干教師不遠千里來到四川北川永昌小學,送來線上線下交流活動。

              浙川情誼,跨越千里而不斷。

              “小英雄”林浩:你在抖音里刷到過他嗎?他的民宿很快開張

              “小英雄”林浩回家了。

              15年前,他9歲,是地震中年齡最小的“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地震震中就在林浩所在的汶川縣映秀鎮,只有小學二年級的他剛從廢墟中爬出,又反身進入廢墟,將兩名同學背了出來。那一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作為國旗手的林浩被姚明牽著步入鳥巢,他代表著四川人民災后重建的樂觀形象。

              昔日的小英雄在上海讀了大學,參加過勤工儉學,參與了幾部電影的拍攝,創辦基金會,和大學同學創業賣水果虧了錢,還到杭州參加過《演員的誕生》錄制。

              今年,“小英雄”24歲了,他更愿意以映秀鎮兼職團委副書記的身份介紹自己。

              當潮新聞記者在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門口的廣場上見到他時,他正拎著兩籃櫻桃向游客推銷,身后是兩位穿著羌族傳統服飾、六七十歲的老奶奶。

              “下午5點多了,兩個老人要趕最后一班車回村子,櫻桃沒賣完,看我戴著黨徽,就找我幫忙。”林浩的普通話很標準,轉頭對著游客,用四川話推銷,“5塊錢一斤的‘恩特爾’,你嘗一哈子嘛。”

              在街頭幫老人賣櫻桃的林浩

              晚上6點半,還剩小半籃,林浩自己花了20塊錢包圓了。

              “這時候才覺得‘小英雄’的身份好。”林浩身高不算高,很瘦,笑起來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剛剛有人認出了我,很爽快就買了幾斤。”

              在被閃光燈聚焦的那幾年,林浩極力躲避過這個稱號,“有記者來采訪我,問我是不是小英雄林浩,我就說我叫‘林告’,是他弟弟,你們找錯了。”

              榮譽、光環混雜著流言、攻擊和壓力撲面而來,而那時的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留守兒童,“很多人說,小英雄就應該學習好,就應該考上清華,考不上就是失敗;參加完活動回到學校,有同學冷嘲熱諷,說我怎么還回來和他們一起學習了。”務農打工的家人沒法給他提供幫助,林浩把自己扎進了電影和書的海洋里。

              去年的5月12日,林浩開通了抖音賬號,把鏡頭對準了家鄉的土特產,今年春節后,他回到了老家,“把村子里家里的老房裝修改造一下,打算過幾個月開一間民宿,名字已經想好了,叫‘浩客民宿’。”

              有媒體對林浩進行了采訪,記者問道:“大家都說你忘記初心了,你怎么理解這個評價呢?”林浩很坦然:“這些負面評價對我沒有任何影響,因為自始至終,我的初心都沒有變,我的初心就是回饋社會,當演員或者其他職業,我依然可以做到。”又過去了5年,身份再次變化的林浩,回答沒有改變,“在映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來了,開花店,開民宿,開飯店,大家在做的事情,就是一起讓家鄉變得更好。”作為映秀鎮的志愿者,林浩和同伴們這幾天在忙著5月13日的汶川馬拉松準備工作。

              和15年前相比,汶川在變,道路變得更暢通,物流變得更快速,耳邊的笑聲變得越來越多。這當中少不了浙江人的身影。

              在離映秀鎮不遠的一個村子,潮新聞記者看到有村民正在修剪田里種植的吊瓜,藤蔓已經長到一米多高。長長的藤蔓兩端架起的,是浙川兩地千里產業的共興路。

              李永新(左一)與同事們在指導吊瓜種植

              掛職汶川縣的長興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永新告訴潮新聞記者,汶川丘陵地、旱地多,氣候條件和長興類似,在當地發展吊瓜產業可充分發揮兩地產業優勢。最實惠的效果反應在當地人的收入上,村民原本種植玉米、土豆,每畝收入不足1000元。以后每畝地產吊瓜籽160至200斤,平均就能有4000元的收入。

              在讓汶川變得更好這個主題上,這是林浩這樣的當地年輕人與浙江對口支援的雙向奔赴。

              農田里的直播間:浙江的小藍莓撬動大產業

              浙江對當年災區帶來的改變,怎么少的了浙江的新特產——直播。

              兩天前的北川飄起了毛毛細雨,新縣城周邊的山頂籠罩著厚厚的云霧。在北川縣永昌鎮福田村,潮新聞記者見到了在這里開花結果的浙江藍莓,以及一間開在田邊的直播間。

              這片2300多畝的“福田里”藍莓產業示范園,是北川-柯城東西部協作帶來的項目。

              這對當地人意味著什么?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在家門口賺到錢了。

              每天早上,69歲的田銀德會騎著他的電動三輪車來到藍莓田里,15年前的那場地震,他家的房子從二層樓塌成了平房,只有10畝種著稻谷的薄田,少有積蓄的他連重蓋新房都難。

              現在,把自己的田租給產業示范園,自己也成了有著穩定收入的“打工人”,“每個月兩三千元收入,和我兒子在綿陽打工賺到的也差不多。”

              “福田里”藍莓產業示范園

              產業園的直播間就在田邊,支架、燈光設備配備齊全,妝容精致的女主播依次介紹著來自浙江、長在北川的藍莓以及由它們做成的果干、藍莓酒。柯城區將“村播”經驗帶到了北川,用“互聯網黑話”說,“培訓、村播、直播”將這里的農產品“迭代賦能”,效果顯而易見,僅在這片藍莓基地里,已有藍莓50萬株,項目投資了6800余萬元,當地800多人不用出遠門就找到了干活的崗位。

              即便平常微小,小到一個人或一個行業,小到一個項目或一個家庭,北川一直在變。

              標簽:

              資訊播報
              精彩推送
              ?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性色成人av天堂|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