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微企網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古代荔枝以貢品身份傳入中原
              發布日期: 2021-06-04 10:00:57 來源: 羊城晚報

              荔枝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其果實紅潤飽滿,果肉晶瑩剔透,口感酸甜,征服了許多人的胃。想象一下,烈日炎炎的夏天,把荔枝冷藏在冰箱,不時拿出一顆,剝了皮放入口中,感受那清涼甜潤的果肉滋味……難怪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在古代,美味荔枝長期被地方官進貢給朝廷。然而,當時的貯運和保鮮技術較為原始,想要吃上一顆新鮮荔枝,實屬不易……

              以貢品身份傳入中原

              嶺南自古以來就是荔枝的主要產區之一。秦漢時期,嶺南得到大規模開發,荔枝也以貢品的身份在漢代進入中原。漢高祖劉邦在位之時,南海尉趙佗曾向宮廷進貢鮫魚、荔枝。這種外觀新奇、味道甜美的水果,很快征服了統治者的胃。由于荔枝來之不易,統治者除了將其作為日常食用的果品之外,也會把它當成祭祀用的祭品,或給臣下的賞賜。

              西漢初年,百廢待興,皇帝們的生活相對節儉。那時進貢的荔枝,以荔枝干為主,到漢武帝時期,歲貢新鮮荔枝才成了定例。

              然而古代并沒有像現在一樣發達的物流系統,荔枝的保鮮時間又極短,“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如果按照古代的一般交通條件從嶺南地區向中原運輸荔枝,恐怕還沒越過南嶺,荔枝就已腐爛殆盡。因此,為了能吃到一口應季的鮮荔枝,古人可謂煞費苦心。

              試圖移栽但以失敗告終

              西漢元鼎六年,漢武帝下令在皇家園林中建“扶荔宮”,將荔枝樹從嶺南移植到長安一帶,試圖以這種辦法獲取新鮮荔枝。由于長安和嶺南的水熱條件差異太大,試種好幾年之后,只有一株長得稍稍茂盛一些,但并未開花結果。盡管園丁們想盡辦法,精心呵護這根“獨苗”,荔枝樹還是枯死了。漢武帝十分生氣,同時也無奈地認識到,荔枝樹在中原地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活的。移栽荔枝的努力遂以失敗告終。

              之后,漢代統治者改變了思路,在南海郡(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涵蓋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設圃羞官,負責每年向皇帝進貢荔枝、龍眼、橘、柚等南方水果。從南海郡到中原,路途遙遠。為了保證荔枝不變質,漢代統治者在沿途設立驛站,“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騰阻險,死者繼路”,無數驛卒為荔枝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種運輸荔枝的方法不僅對速度要求高,還需要統治者擁有對荔枝產區的控制權。一旦政治形勢發生變化,統治者就有可能陷入想吃荔枝也吃不到的境地。例如《藝文類聚》記載,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愛吃葡萄,曾說:“南方有龍眼、荔枝,寧比西國蒲萄、石蜜乎?”大意是,聽說南方的龍眼、荔枝都挺好吃的,但會比西域的葡萄、蔗糖還好吃嗎?

              因為這句話,曹丕遭到了后世文人的嘲笑:能把荔枝和葡萄相比,顯然證明他沒有吃過荔枝。唐代張九齡在《荔枝賦》中曾寫下“援蒲桃以見擬,亦古人之深失”的句子,句中“蒲桃”即葡萄,用的就是魏文帝曹丕的這個典故。

              讓荔枝真正變得家喻戶曉的,不是曹丕,而是幾百年后的楊貴妃。“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的這首《過華清宮》,講述了唐玄宗用快馬運送荔枝以討楊貴妃歡心,這并不完全出于虛構。據《新唐書》記載,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必欲生致之”,一定要吃新鮮的,于是唐玄宗“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這種運送荔枝的速度,在古代可謂“光速”了。

              將荔枝樹種在木桶里運輸

              荔枝屬于比較嬌貴的水果,在運送時不僅要求速度,儲藏也有講究。其中一種儲藏方法是,將荔枝果裝入瓷壇、大竹筒等容器內,再將容器的口部密封;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荔枝的蒂部用蠟封住,再浸入水中。目的都是盡量隔絕氧氣、避免碰撞,減緩荔枝腐敗的速度。蔡襄的《興化軍曹殿丞寄荔支》有“彩毫封處曾留意,筠籠開時不減香。風色甚豪應少損,路程差近得分嘗”的句子,記述了在密封的竹籠內厚鋪荔枝葉,使荔枝經過較長時間運送后色香不減的情況。

              除了嚴密保護并派健卒好馬一路狂奔外,古人還想出了更耗費人力物力的方法保證荔枝的新鮮度。宋徽宗趙佶喜歡吃荔枝,也喜歡觀賞荔枝樹,便讓當時的荔枝產區之一福建選擇一些小巧玲瓏且已經掛果的荔枝樹,移栽到大花盆中,再通過水運的方式將這些荔枝樹運到北宋的都城汴梁,擺放在宣和殿內,形成荔枝樹在宮中生長的假象。對于這種勞民傷財的舉動,宋徽宗絲毫不以為恥,還寫詩吹噓:“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事實上,宋徽宗想出的這種方法,雖然成本高昂,但確實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荔枝的新鮮度,此方法一直到清朝還在沿用。清人沈初在他的《西清筆記》中,記載了他目睹清代福建地區官員進貢荔枝的場景:官署中擺放著幾百個大木桶,每個木桶里都栽著一棵荔枝樹。到了要進貢的時候,就從幾百棵荔枝樹中挑選數十棵枝干粗壯、掛果較多的,裝船北上。船上還必須準備大量的福建本地清水,在運輸途中用以灌溉。沈初在書中還指出,福州往北走二百里水路,有一個地方叫作“水口”,荔枝樹過了水口,便不再生長。所以如果想要進貢,必須把握好經過水口的時機——要等到荔枝掛果以后。

              安全進宮的荔枝所剩無幾

              山高路遠,旅途顛簸,再加上從南到北的氣候變化,運送到宮中的荔枝最終數量能有多少呢?沈初在《西清筆記》中道出了實情:“一本僅存二三枚。”也就是說,運到北京的時候,一棵荔枝樹上僅剩兩三個果子了。這樣算來,每年到達皇帝手中的荔枝,不過一二百個而已。

              清宮檔案中記載的進貢荔枝數目,與沈初所記亦相差不遠。如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福建巡撫吳士功進貢的五十八桶荔枝樹到達宮中,“共結荔枝二百二十個,本日交吊下荔枝三十六個之內,拿十個進宮供佛,其余隨晚膳后呈進,旨明日早膳送”。

              這些“碩果僅存”的荔枝,想必味道也早已不能使人滿意。然而它們仍然備受宮廷珍視。清代檔案《哈密瓜蜜荔枝底簿》中記載,吳士功進貢的荔枝樹,到乾隆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仍然活著。這一天“交來荔枝二十個,隨果品呈進,上覽過恭進皇太后荔枝一個……賜皇后、令貴妃、舒妃……和貴人,每位鮮荔枝一顆”。連皇后、貴妃這樣地位的人,也只能分到一兩個鮮荔枝,可見荔枝在宮中之稀罕。

              清宮進貢荔枝的歷史,一直延續到道光元年。時任閩浙總督的顏檢上疏,以“采運艱難”為由請求罷荔枝歲貢。以節儉著稱的道光帝聽了,便下詔永遠停貢荔枝。至此,這一苦差終于告一段落。

              在現代社會,借助發達的物流系統和保鮮技術,全國各地的人都能在兩三天內品嘗到來自產區的新鮮荔枝。乾隆皇帝曾在幾首詠荔枝的詩中反復提及,夏末秋初才是荔枝入貢宮廷的時間:“夏末秋前閩貢到”“閩中嘉實到秋前”。如果他“穿越”到今天,想來會對如今荔枝的普及度以及食用時間大為驚訝吧!(□胡雪琪)

              標簽: 貢品身份,中原,荔枝,移栽,運輸

              資訊播報
              精彩推送
              ?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av无码东京热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亚洲A丁香五香天堂网|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