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微企網
              《紀要》之下債券市場進入下半場
              發(fā)布日期: 2020-08-04 14:05:07 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最高法發(fā)布的一份紀要中的亮點和突破頗多。其中一大亮點是進一步強調和明確了“債券持有人會議”和“受托管理人”的地位和權限。

              日前,最高法發(fā)布了《全國法院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紀要》,(以下簡稱《紀要》),引發(fā)債券市場的高度關注。

              作為我國首部審理債券糾紛案件的系統(tǒng)性司法文件,近萬字的《紀要》出臺被認為是債券市場法制建設的里程碑事件,將為司法實踐提供思路、指明方向,推動債券市場向更加成熟的方向發(fā)展。

              為司法實踐明確方向、統(tǒng)一思路

              我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已超過100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二位,成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優(yōu)化金融資產配置的重要渠道,但與之相對應的是近年來債券糾紛的高發(fā)。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0年7月10日,約有455只債券違約,涉及本金規(guī)模達3814億元。

              2014年是債券市場的一個明顯拐點。在此之前,債券市場盡管偶有違約,也以“剛性兌付”的方式得以化解。2014年,由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行的“11超日債”出現(xiàn)違約,打破了債券市場“剛性兌付”的神話。

              隨后,債券市場違約數(shù)量增多,虛假陳述、欺詐發(fā)行等違法違規(guī)行徑漸被曝光,一些債券發(fā)行人申請破產,從而產生一系列民商事糾紛,債券投資人只能訴諸法律手段。

              日前,在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舉行的一場線上專題研討會上,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曙光指出我國債券市場尚未有統(tǒng)一的基礎性法律,現(xiàn)行的法律體系嚴重滯后于市場發(fā)展,不同債券品種之間的制度差異較大,投資者只能依靠傳統(tǒng)的合同法、破產法、公司法來主張自己的權益,法院有時在處理復雜的債券糾紛案件上沒有法律依據(jù),各地法院的裁判思路不一致,尺度不統(tǒng)一。

              去年年底,全國法院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最值得關注的是會上最高法介紹了《紀要》征求意見稿的內容和起草過程。時隔半年多,《紀要》正式出臺。34條內容明確了債券糾紛案件審理的基本原則,訴訟主體資格的認定,案件的受理、管轄、訴訟方式等重要內容,為司法實踐明確了方向、統(tǒng)一了思路。

              《紀要》明確了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對具有還本付息這一共同屬性的公司債券、企業(yè)債券、非金融企業(yè)債務融資工具適用相同的法律標準,所涉及的案件類型包括合同、侵權和破產三類。

              在許多專家看來,《紀要》中的亮點和突破頗多。其中一大亮點是進一步強調和明確了“債券持有人會議”和“受托管理人”的地位和權限。我國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從2003年開始踐行,但多年來效力難以顯現(xiàn),被指形同雞肋。“以前債券違約靠剛性兌付化解,債券持有人會議存在的意義和效力得不到真正體現(xiàn)。”天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何海鋒說。

              《紀要》中強調了債券持有人會議是強化債券持有人權利主體地位、統(tǒng)一債券持有人立場的債券市場基礎性制度,也是債券持有人指揮和監(jiān)督受托管理人勤勉履職的專門制度安排。同時,明確人民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債券持有人會議的議事平臺作用,尊重債券持有人會議依法依規(guī)所作出決議的效力,保障受托管理人和訴訟代表人能夠履行參與訴訟、債務重組、破產重整、和解、清算等債券持有人會議賦予的職責。

              李曙光指出,受托管理人過去的職責定位不明、爭議較大,受托管理人與發(fā)行人的關系,究竟是信托法律關系還是委托代理法律關系,各有說法。《紀要》突出了受托管理人的代理地位,明確了債券受托管理人的訴訟主體資格。但《紀要》也明確了,受托管理人如未能勤勉盡責公正履行受托管理職責,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在李曙光看來,此次《紀要》在訴訟主體資格認定上,強調對于債券違約合同糾紛案件,應當以債券受托管理人或持有人會議推選的代表人集中起訴為原則,以債券持有人個別起訴為補充,這樣的規(guī)定考慮了持有人個人訴訟自由與集體維權效率之間的平衡。

              《紀要》同時明確了債券違約案件、債券欺詐發(fā)行和虛假陳述案件及破產案件的級別管轄與地域管轄。“什么樣的法院來審理案件在此前有很大爭議,都由基層法院來受理顯然不合適。”《紀要》對于不同糾紛類型的案件明確了由不同級別的法院受理,李曙光認為,這解決了債券糾紛案件審理的專業(yè)性問題、權威性問題,也有望解決司法裁判的尺度問題。

              投資者損失計算引專家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紀要》明確了發(fā)行人的違約責任范圍,規(guī)定了債券欺詐發(fā)行和虛假陳述導致的投資者的實際損失計算方法,但也引發(fā)了學界和業(yè)界的廣泛討論。

              按照《紀要》第22條規(guī)定,針對欺詐發(fā)行和虛假陳述,在一審判決前已經在二級市場中賣出債券的持有人,可以按照買賣之間的差額來進行本金的賠付計算。如債券持有人用100元購買票面價值100元的債券,20元賣出,則可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獲賠80元。與此同時,作為二級市場的債券投資者,當以20元的價格接盤買入債券,在法院一審判決作出前仍然持有該債券時,可按照《紀要》第21條里規(guī)定的發(fā)行人的違約責任范圍,向法院申請賠付債券票面價值100元的本金加利息。

              在何海鋒看來,這種情況下,發(fā)行人會出現(xiàn)雙重賠付的情況,除了要賠付債券最終持有人100元的本金和要償還的利息,還有對此前的債券持有人進行80元的差額賠付。當發(fā)行人進入到了破產程序時,可能會導致其他債權人的債權比例縮小。

              北京觀韜中茂(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建榮的擔憂是,法院在具體案件的裁量上如果完全按照規(guī)定,可能導致發(fā)行人基于虛假陳述情況下將產生雙倍賠償,如果法院考慮平衡發(fā)行人的賠付額度,限制二級市場承接投資人的債券求償權,僅在其自身投資金額本息內償付,則可能導致二級市場投資人的投資根本目的無法實現(xiàn),動搖高收益?zhèn)?一般指垃圾債——記者注)交易市場的根本邏輯,“如何平衡其中的關系可能有待于市場及司法的再次檢驗。”

              作為《紀要》專家組的專家,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洪艷蓉認為,債券糾紛本身是債權型糾紛,不是權益型的糾紛,在損失賠償上不可能全賠,否則就會導致投資者不承擔風險,變成另一種剛性兌付。

              按照《紀要》第22條規(guī)定,債券欺詐發(fā)行和虛假陳述的損失計算是當發(fā)行人財務業(yè)務信息等與其償付能力相關的重要內容,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在洪艷蓉看來,如何確定“與其償付能力相關的重要內容”在司法實踐中可能還會存在不同的裁量尺度。

              何海鋒提出了一個擔心,《紀要》沒有區(qū)別欺詐發(fā)行的責任和虛假陳述的責任,而是把兩者放在一起,“但其實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中,《證券法》對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欺詐發(fā)行和虛假陳述的民事責任規(guī)定并不完全一樣。”

              何海鋒指出,對于欺詐發(fā)行,《證券法》規(guī)定如果只是發(fā)行沒有上市,那么發(fā)行人需要返還證券持有人數(shù)額的計算應當是發(fā)行款加利息。如果發(fā)行已經上市則責令回購,還可以責令實控人買回,在法律責任上比二級市場的虛假陳述更為多元。但《紀要》沒有區(qū)分債券一級市場欺詐發(fā)行和二級市場的虛假陳述民事賠償責任,可能在司法實踐中帶來新的問題。

              《紀要》之下債券市場仍需基本法

              在中國證監(jiān)會債券部處長賴朝暉看來,《紀要》的出臺必定會推動出現(xiàn)債券市場出現(xiàn)一系列變化。

              當前債券市場發(fā)行分化嚴重,國企和優(yōu)質民營企業(yè)發(fā)債比較容易,中低評級的民企發(fā)行的債券鮮少有人購買,出現(xiàn)了一邊倒的情況。這也反映出我國高收益?zhèn)袌鲞€沒有形成。

              “現(xiàn)在高收益?zhèn)l(fā)展困境表面在前端交易上,但根源在后端司法救濟上。”賴朝暉指出,投資人對于債券違約后的處置時長和保障手段無法形成穩(wěn)定的預期,從而導致沒有人愿意在前端大量投資高收益?zhèn)?/p>

              但《紀要》的出臺將進一步打通相應的司法救濟渠道,有助于推動高收益?zhèn)袌霭l(fā)展,緩解民營企業(yè)融資難的困境,構建更加有效的債券市場生態(tài)。

              此外,《紀要》中對券商等中介看門人構建了一套約束有效、責任平衡的責任機制,這會推動券商行業(yè)生態(tài)發(fā)生變化,優(yōu)質的大型券商承銷能力可能更強,中小券商或走向特色化,專注高收益?zhèn)某袖N。

              “《紀要》雖不是司法解釋,但這恰恰給實務中的解釋和完善提供了空間。”在何海鋒看來,《紀要》的出臺是一個起點,后續(xù)需要作出進一步闡釋。

              比如《紀要》中沒有建立起和私募債券相關或適用于私募債券的規(guī)則,但在實踐中,已經出現(xiàn)了私募債券的司法案例,且爭議很大。未來還需要對私募債券相關的糾紛做探索性的規(guī)定,比如承銷商是否承擔連帶責任、是否適用過錯推定等,“這對于緩和實務中的分歧意義重大。”

              “《紀要》的出臺是債券市場進入下半場的一個組成部分”,何海鋒說,與債券有關的其他政策也在制定和發(fā)布。如7月19日,央行和證監(jiān)會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稱,同意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開展互聯(lián)互通合作,也將打破銀行間的債券發(fā)行和交易所的債券發(fā)行之間存在的壁壘。(記者 寧迪)

              標簽: 紀要 債券市場

              資訊播報
              精彩推送
              ?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