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微企網
              孩子們的夢想是戰爭結束,讓他們回家
              發布日期: 2023-06-02 11:26:03 來源: 鳳凰衛視

              今天是六一,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一天共同慶祝國際兒童節,這當中本也包括烏克蘭和俄羅斯。而這已經是俄烏戰火爆發后的第二個兒童節,那些生活在戰爭陰影下的孩子們,讓人無限牽掛,他們過著怎樣的日子?有人說最怕他們習慣了戰爭,這意味著什么?

              01

              5月以來,俄方加強了對基輔的空襲,街道上的烏克蘭兒童經常在突然的警報聲中倉皇逃跑。幼兒園的孩子習慣了在聽到警報聲后,立即跑進地下防空洞。老師們意識到,孩子們已經到了需要心理干預的地步,他們能做的只能是精心布置避難的地下室,讓它能給孩子帶來片刻輕松。


              【資料圖】

              這間幼兒園里有很多來自烏克蘭東部交戰區的兒童,有些孩子的父母正在前線參戰。

              基輔某幼兒園園長 阿拉·皮斯梅丘克:

              “我們注意到,戰爭給我們的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變得更加成熟。他們在這里似乎比在家里更加成熟,不斷的空襲警報要求孩子們有組織?!?/p>

              為了及時觀察兒童心理可能出現的戰爭創傷,這家幼兒園專門請了心理老師陪伴孩子。

              心理學家 伊蓮娜:

              “戰爭的話題對孩子們來說非常困難。不管是離開或者是留在這里的孩子,他們都很焦慮,也很害怕?!?/p>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烏克蘭發言人 阿吉里斯·巴爾塔薩:

              “我們的團隊報告稱,事實上,孩子們并不會經常談論這場戰爭,即使他們被直接問到關于這場戰爭,他們通常也不會用語言表達。然而在他們的大多數繪畫中,都與坦克、士兵、武器、烏克蘭國旗有關。即使他們沒有用語言表達,他們所處的悲慘處境仍然存在?!?/p>

              相關數據顯示,俄烏沖突一年后 ,約有150萬烏克蘭兒童面臨抑郁、焦慮、創傷后應激障礙和其他精神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產生長期影響和嚴重后果。

              聯合國難民署對外關系助理官員 維多利亞·提烏提尼克:

              “烏克蘭境內的戰爭使該國成百上千的兒童面臨嚴重的心理困擾和創傷。伴隨著流離失所、痛失一切、骨肉分離和兒童保護環境的破壞,這種痛苦愈發深重?!?/p>

              面臨戰爭帶來的新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損失和壓力,父母和照料者失去了從前的家庭與社區支持,對兒童心理方面的照顧也大不如前。而沒有父母照顧的兒童,包括殘疾兒童,亟需關鍵支持,并仍處于危險之中。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在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間,至少有438名兒童因戰爭而喪生。每個數字背后都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和永遠無法愈合的傷痛。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烏克蘭發言人 阿吉里斯·巴爾塔薩:

              “烏克蘭的兒童處境非常糟糕且極不正常。因此,在任何戰爭情況下,并不是所有的傷疤都是可見的,這意味著看不見的傷疤其實會產生更持久的影響。”

              在基輔的一家收容所里,住著從烏克蘭東部逃離而來的幼兒家庭。今年3月,俄軍進入到盧甘斯克東部的村莊,為了兩歲兒子的安全,23歲的維羅妮卡和丈夫帶著孩子徒步60公里,沿著一條他們認為俄方不會發現的路線,逃到了這里。

              僅僅兩歲的小孩,因為這場逃離陷入了無盡的恐懼中 。

              烏克蘭頓涅茨克居民 維羅妮卡·索羅金娜:

              “如果我打開鬧鐘,他就會跑到我懷里,尖叫,顫抖。他壓力很大,如果某處有一個響亮的嗡嗡聲,他就哭了,他害怕。他尖叫著‘媽媽,媽媽’,然后來找我。他很害怕。”

              根據這家收容所的統計,在無數個試圖撤離交戰區的家庭中,只有一半的家庭能夠成功,而另外一半在充滿炮火的路途中喪生。像維羅妮卡這樣帶著孩子成功逃離的家庭,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彌合孩子心中的傷痕。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志凱:

              “整天在生與死的邊緣彷徨,而且到處是戰火連綿,這對于兒童來說,絕對有心靈上的創傷,而且這種創傷有可能要持續幾年甚至幾十年,甚至會伴著這些孩子一輩子?!?/p>

              02

              同樣留下心里創傷的,是那些烏克蘭英雄的孩子。位于基輔近郊的斯托揚卡,10歲的馬克西姆和13歲的安德烈在一片蔥郁的田野消磨無法去學校的時光。去年3月4日,馬克西姆的父親給抵抗俄軍進攻的烏克蘭志愿者送補給物資時,在基輔附近死于炮火中。父親去世后,10歲的馬克西姆認為成為一名士兵是保存父親記憶的一種方式,并表示他對上學已經毫無興趣。

              10歲烏克蘭兒童 馬克西姆·穆德拉克:

              “我的朋友們向我解釋了我不太理解的一切。這樣,當我長大成為一名士兵時,我就能理解?!?/p>

              13歲烏克蘭兒童 安德烈:

              “如果可以的話,我現在就志愿參軍,我被軍事思想迷住了。我真的很想進入軍事學校,14歲之前就去那里。我在某個地方看到14歲的男孩自愿參加戰斗。我也想?!?/p>

              讓一些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擔憂的是,仇恨在一些孩子幼小的心里滋長,他們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判斷著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變化,做出自己的選擇。

              8歲的丹娜現在已經不愿意再和俄羅斯人玩耍。家長告訴丹娜不應該憎恨所有的俄羅斯人,但丹娜并不這樣認為。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志凱:

              “對于每個兒童來說,他看到的就是他的兩只眼睛和身體能夠感受到的這個環境,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災難性的。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已經刻下了戰爭最黑暗、最罪惡的一面?!?/p>

              也有一些家長會把自己的觀念傳遞給孩子,這也令一些教育工作者擔憂。

              烏克蘭兒童 馬克:

              “俄羅斯人很壞。他們想殺了我們?!?/p>

              6歲烏克蘭兒童 索菲婭:

              “俄羅斯總統非常糟糕。媽媽是這么說的?!?/p>

              馬克的母親 伊麗娜·科瓦連科:

              “如果他們住在烏克蘭,還沒有離開,那么他們應該知道這里發生了什么,以便在危險的情況下正確行事。否則,他們只會感到害怕,不知道周圍發生了什么。所以我們從小就教他們,因為我們過去認為他們是我們的鄰居,一切都很好,但事實證明不是。我們的孩子應該知道這一點,無論如何,他們應該知道自己住在誰的旁邊?!?/p>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志凱:

              “整個戰爭最對不起的就是烏克蘭境內的兒童,不管他是屬于烏克蘭族還是俄羅斯族,成年人在打仗,兒童在受累受罪,這本身是當今世界的最大的諷刺?!?/p>

              03

              戰爭給烏克蘭的孩子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創傷,很多人,很多國際組織也在盡力呵護這些孩子的童年。但是,持續的戰爭之下,孩子們能擁有正常的童年嗎?

              在5月31日的國際兒童節會議上,澤連斯基發表了演講,標題是《我們已經為我們的未來奮斗了462天,也就是為我們的孩子們,為他們的自由和命運而奮斗》,他向世界講述了烏克蘭兒童正在遭受的痛苦,希望全球都能參與到保護烏克蘭孩子的事業中來。

              烏克蘭兒童的處境引發了世界的關注。幾乎所有的社會工作者都意識到,他們能給予孩子的心靈照護是多么有限。在基輔兒童康復中心,工作人員努力讓孩子們獲得暫時的歡笑,他們深知埋藏在孩子們心底的苦難。

              這里收容著超過1300名遭受創傷障礙的孩子,最小的6歲,最大的也只有12歲。

              基輔兒童康復中心志愿者 阿萊夫蒂娜:

              “孩子們,他們過早成熟。他們想要和平,他們真的想要。當我們問他們時,他們最大的恐懼是失去家人,失去親人。因此,我們的孩子確實渴望和平。”

              烏克蘭西北部利沃夫這樣的城市,也聚集了很多逃難的家庭。這里是逃離到波蘭、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必經之路,而很多難民在抵達這里之后就無力再逃往更安全的國家。頻繁的空襲,孩子們也只能成天擠在各種避難所的地下空間里,人們非常擔憂他們的心理狀況。在這里攻讀美術博士的中國留學生柯義也關注到這一點。

              烏克蘭在讀博士 柯義:

              “家長們壓力比較大,他們也不知道怎么去處理這樣的情況,因為這是一個突發事件,他們也沒有經驗,小朋友在那個環境當中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可以去排解一些壓力,因為他們是不允許去外面玩的?!?/p>

              柯義志愿成為孩子們的美術老師,定期義務組織孩子們學習繪畫,他發現這里的成年人沒有人會在孩子們面前主動提起戰爭,但是這個話題無處不在,它究竟會怎樣影響孩子們的心理,大家都憂心忡忡。

              烏克蘭在讀博士 柯義:

              “我知道大家沒有經常去討論戰爭,但我知道他們每個人心里都在想自己是怎么認知戰爭的。他們是處在一個半懂不懂的狀態當中,他們知道戰爭存在,而且他們也會受到其他人情緒的影響,也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而在戰區,孩子們的生存狀況更加不樂觀,成年人也在力所能及地給予他們更多的心理關懷。這個赫爾松的小村莊,孩子們目睹了更多的血腥與殘暴,世界各地許多人都在盡力幫助他們。然而對于孩子的心理照護來說,這些外界的幫助杯水車薪。

              赫爾松居民 尼娜:

              “孩子們已經習慣了我們國家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以前孩子們害怕爆炸并哭泣,那么現在留在赫爾松的人,他們以前從未離開過,他們已經習慣了一切,以至于他們不害怕任何爆炸。如果某處有槍擊事件,他們也不會太注意?!?/p>

              志愿者尼娜定期用大家的捐助為這里的困難家庭購買生活物資,而這個六一,她接收了很多定向給孩子們的匯款,捐助者希望給戰火下的孩子們買一些兒童節的禮物。但是她知道,無論怎樣,她們都無法真正緩解那些被戰爭傷害的孩子們遭受的痛苦。

              赫爾松居民 尼娜:

              “有個家庭我已經認識6年了。拉拉前幾個月因為癌癥死亡,她的兒子是我女兒的同學。這是一個很大的悲劇,因為十一月時,拉拉的大兒子在躲避防空洞時被炮火擊中喪生,三個月后拉拉也去世了。這對小兒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創傷?,F在他很少笑。我不想打擾他們,我給他們帶去了必要的東西,僅此而已?!?/p>

              04

              除了戰爭所導致的心理危機,失學也成為烏克蘭兒童面臨的重要困境。烏克蘭各地已有2600多所學校受損,400多所學校被毀。由于基礎設施大量被毀,即便是線上教育,也面臨重重困難。在戰爭受損相對小的基輔,孩子們習慣了躲在防空洞里學習。

              烏克蘭學生娜斯佳·格爾扎恩:

              “我很高興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有機會留在烏克蘭,我有機會在自己的學校學習。在戰爭開始時,我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學習機會。我希望這種情況盡快停止,人們不要死亡,這對我和我的家人來說都很可怕?!?/p>

              阿赫特爾卡市,位于基輔和哈爾科夫之間。在局勢緊張的戰區,教育缺失尤為嚴重。烏軍阻擋了俄羅斯的數次進攻,但是無法避免學校遭受炮擊,無法撤離的家庭,孩子們的教育難以維系。那些為了躲避戰爭流離失所的家庭,孩子的教育也仍然面臨困難。

              2023年2月9日,因為俄軍在頓涅茨克方向的進攻,亞姆比爾村,五個孩子的父親羅曼不得不帶著家人逃離。孩子的教育讓他發愁。羅曼的五個孩子都無法正常上學,孩子們期待還能回到故鄉繼續原來的課程。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烏克蘭發言人 阿吉里斯·巴爾塔薩:

              “那些靠近前線的地區,被摧毀的學校更多、不得不放棄一切的家庭也更多。因此,靠近前線的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大,但另一方面,距離前線更遠的地區,教育系統又無法應對涌入的家庭和兒童。”

              去年9月,烏克蘭政府就努力恢復了部分學校的線下教育,但是空襲時常讓這一切中斷。為了讓烏克蘭戰區的孩子們也能盡快接受教育,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修復了十余所戰爭前沿的學校,還在其他地區給需要幫助的孩子提供資金幫助。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烏克蘭發言人 阿吉里斯·巴爾塔薩:

              “在教育方面,我們為弱勢家庭提供資金支持,這樣他們就可以購買能遠程學習的設備之類的。我們還向成千上萬的孩子分發了文具,捐贈了信息技術設備,以便學??梢赃M行遠程學習。我們還為學校的窗戶捐贈了防爆膜,考慮到學?,F在需要更加安全教學環境,所以我們還捐贈了警報系統。我們會做任何能讓學校更安全的事情,因為父母每天都必須面對送孩子上學是否足夠安全而做出抉擇?!?/p>

              聯合國難民署對外關系助理官員 維多利亞·提烏提尼克:

              “在兒童節這一天,對于那些被迫逃離家園的孩子們來說,唯一的愿望就是擁有一個和平的童年,早日回歸正常。”

              烏克蘭兒童 瑪莎:

              “我的夢想是回家?!?/p>

              烏克蘭兒童 維納斯:

              “我的夢想是回家?!?/p>

              烏克蘭兒童 烏利亞娜:

              “我的夢想是結束戰爭,讓我們回家?!?/p>

              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初正是在蘇聯莫斯科一個國際會議上被倡議設立的,初衷是紀念被二戰荼毒的孩子們,本身就有濃濃的反戰意味。而如今,仍有多少孩子還在承受戰爭之害。愿孩子們可以生活在和平之中,節日快樂。

              制片人:宋陽

              編導:胡遠蓉

              編輯:王津捷

              標簽:

              資訊播報
              精彩推送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亚洲xxxx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亚洲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激情在线视频|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