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力度再次加碼。5月19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公布首批擬備案的金融類APP名單,涉及工商銀行、支付寶、微信等33家機構73款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業內人士指出,金融APP進行備案管理,將推動信息采集、使用更加規范,有利于加強對個人金融信息的源頭追蹤和保護。記者獲悉,備案機構還將持續擴圍,監管部門將推動金融APP備案全覆蓋。
近年來,移動APP違規收集使用個人金融信息事件時有發生。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信息顯示,去年12月初,公安機關開展APP違法采集個人信息集中整治,查處整改了100款違法違規APP,其中,銀行等金融類APP成為“重災區”。
根據此次公布的首批擬備案名單,73款APP涉及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消費金融等33家機構。其中,銀行業機構包括工行、中行、興業銀行等。名單中金融科技公司也居多,涉及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等。
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此前表示,針對當前一些金融機構客戶端軟件存在的安全防護能力參差不齊、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仿冒釣魚現象突出等問題,各金融機構要建立客戶端軟件安全管理全程覆蓋機制,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客戶端軟件監督處置機制。
據了解,為保障個人金融信息安全、提升金融APP安全防護能力,央行去年9月發布了《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安全管理規范》,要求金融機構按照規范對APP進行整改,并向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進行備案。去年12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啟動了客戶端軟件實名備案工作,并表示將在全國范圍內分批次組織開展客戶端軟件備案推廣并逐步落實風險信息共享、投訴處置機制以及行業公約、黑白名單、自律檢查、違規約束等自律管理工作。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納入擬備案名單的,均符合上述管理規范要求,將對消費者的使用選擇提供參考。截至目前,已有上千家機構提交了申請,備案機構還將持續擴圍。此前召開的央行金融科技委員會會議提出,今年將推動金融APP備案全覆蓋。(汪子旭)
-
1四川涼山再發森林火災 280人前往撲救
-
2銀行里的個人金融信息“漏洞”該咋堵?急需提升“法律+技術”防護力
-
3近視度數大于100度應佩戴眼鏡
-
4日本科學家最新發現 月球上現在仍然存在揮發性碳
-
5天文專家介紹:5月12日至16日將上演“月過三星”精彩戲碼
-
62020年上半年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延期至8月1日至2日舉行
-
7教育部:碩士研究生擴招18.9萬、普通專升本擴招32.2萬
-
82021年世界游泳錦標賽 延期至2022年5月13日至29日舉行
-
9南水北調累計向天津引調長江水50億立方米 有效緩解天津水資源短缺局面
-
10完美校園為各大高校提供“完美校園?就業寶”空中雙選會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