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重要交通樞紐——虎門大橋受主橋風速大影響出現大幅度晃動,引發社會關注。5月6日凌晨,來自全國各地12名橋梁專家連夜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研判,最終認定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是由于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引起的。那么,什么是渦振現象?橋體是否會因此次晃動而受損?
東莞交警支隊太平高速公路大隊大隊長葉沛枝5月5日夜晚向記者還原了事發過程。葉沛枝說:“我們在巡邏當中發現虎門大橋抖動有點不正常,我們就向大隊的監控室報告情況,隨后也報給支隊領導,后來我們接到虎門大橋管理公司的通知,要求封閉大橋。因為我們支隊前期也做了預案,保證了后備的警力,將后備警力全部調過來支援太平高速公路大隊,全部派在路面上進行車輛疏導工作。”
葉沛枝說,這種異常情況之前從未見過。葉沛枝表示:“它就像水波一樣抖動,情況比較特別。”
基于安全考慮,虎門大橋當天雙向交通全部封閉。圍繞大橋異常情況的分析隨即展開。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研判,最終明確: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
5月6日凌晨,虎門大橋公司副總工程師張鑫敏接受記者采訪時首先解釋了什么是“渦振”。張鑫敏說:“渦振就是在低頻風速下,風對結構物產生的振動。(這次振動)主要產生的原因是橋面的風跟主橋鋼箱梁自振頻率重合了,產生共振現象,這就是渦振。”
專家研判認為,造成此次渦振現象主要是由于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大橋鋼箱梁的氣動外形。目前,水馬已經撤離,大橋振動幅度已經減弱。張鑫敏強調,大橋渦振雖然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但不會影響橋梁結構安全。“渦振是國內外懸索橋特有的風引起的現象。渦振的振幅是有限的,它遠遠低于大橋的設計撓度值,對結構沒有影響。”張鑫敏說。
目前,虎門大橋橋面已基本恢復常態。為確保大橋交通安全萬無一失,虎門大橋管養單位已緊急開始對大橋進行全面檢查檢測。同時,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虎門大橋將繼續封閉雙向交通,有關單位正全力加快檢測,以爭取盡早開放交通。張鑫敏表示:“對全橋做一個全面檢查,檢查后如果各項部件沒有受損,我們就盡快恢復交通。”(郭翔宇、鄭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