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根據作家梁曉聲同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改編的電視劇《人世間》正在熱播,全劇以“小故事”展現“大事件”,通過描寫普通百姓在大時代下始終如一的堅韌善良與樂觀向上,呈現了一部中國式家庭變遷的生活史詩,引發了無數觀眾的情感共鳴和普遍贊譽;同樣在年初,一部改編自祈禱君同名小說的網絡劇《開端》,以其新穎的主題設定、縝密的情節設計、“無限流”的故事結構,也收獲了較高關注度和良好口碑,成為今年首個網絡“現象劇”;而在話劇舞臺上,由陜西人民藝術劇院創排的話劇《主角》即將亮相西安,《紅高粱家族》《我不是潘金蓮》等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也將陸續在年內登上舞臺……一系列關于文學與影視、戲劇深度融合、聯通發展的文藝創作,正在以不同的呈現方式延伸著文學的價值。那么,當前的文學改編作品體現了什么樣的特點?面對其他文藝門類向文學“母本”回歸的趨勢,“文學+”又會為其內容與形式帶來哪些新的內涵?
純文學成為影視改編的重要“母本”
純文學改編影視作品的風潮,并非近幾年才興起。上世紀80年代以來,已經有《芙蓉鎮》《黃土地》《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菊豆》《圍城》等一大批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影視作品根本上追求的是臻于完美的藝術性和深刻的思想內涵、精神旨歸,這一點跟文學是相通的。純文學由此成為影視作品的重要文本來源,為優秀影視作品的誕生提供了堅實的人文基礎。新世紀以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娛樂需求的激增、網絡時代的到來、一批又一批“流量”的更迭,影視作品和純文學一度漸行漸遠,創作資源大量向通俗文學、網絡文學傾斜。
相較于純文學,通俗和網絡文學作品在敘事上更照顧讀者,注重故事情節的連貫和跌宕,閱讀更輕松、傳播更迅速,本身就有龐大的讀者基礎,也更受影視行業青睞。新世紀以來,盡管也有《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長恨歌》《歷史的天空》《暗算》《推拿》等不少純文學作品被改編成影視,涌現了不少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優秀改編作品,但與根據通俗和網絡文學改編作品所形成的話題熱度相比,純文學的影響力依舊沒有得到更好彰顯。然而,這兩年影視創作的風向正在發生變化。作家、編劇海飛認為,在近年來的文學作品影視化改編市場上,根據網絡文學和通俗文學改編的作品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多,比如網絡文學本身體量龐大,“日更”的模式導致故事架構不穩;網絡文學版權費用過高,導致改編編劇費用下降,從而喪失一批原創能力強的編劇的加盟等。與之相對應的,是純文學漸漸為影視市場所青睞。像電視劇《裝臺》《我是余歡水》《叛逆者》《突圍》、電影《蘭心大劇院》《第一爐香》等改編自純文學作品的影視劇在近一兩年中集中亮相,預示著影視改編將向純文學再度靠攏。而電視劇《這邊風景》《主角》《繁花》《北上》《豐乳肥臀》《文城》《古街》等影視項目的扎堆發布,更是顯示著純文學正在重新成為當下影視改編的重要內容資源,精耕細作、內容為王才是影視健康發展、贏得觀眾認可的根本。
“文學作品是影視作品的最佳母本,是有根須、會生長、生動靈活的。文學和影視的結盟,將使文學更走向受眾,也會讓影視更接地氣,并且有穩健扎實的根基。在故事的海洋里,小說有無數種徜徉的方式,影視改編無疑是為大眾創作精品的最直接的一種形式。”海飛表示。
從小說世界中尋找中國戲劇突破的可能
和影視劇一樣,純文學作品也是舞臺藝術的重要文本來源,而且其改編歷史比影視劇更長,兩者的關系也比影視劇更為密切。僅以去年的話劇演出為例,就有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狂人日記》、根據魏巍長篇小說《東方》改編的話劇《陣地》、根據王蒙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活動變人形》、根據王安憶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長恨歌》、根據阿來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塵埃落定》、根據梁曉聲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人世間》、根據金宇澄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繁花(第二季)》等十余部作品上演,數量和質量相較于往年都有不小提升。
對于話劇舞臺上出現的“改編熱”,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文藝評論家楊揚表示,通過對純文學作品進行改編來創作戲劇的做法,具有其兩面性。一方面,改編作品數量多,實際上反映了戲劇領域原創力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劇本創作,與小說等當代文學創作相比,原創佳作之少,有目共睹”。這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戲劇創作的文化水準和生活積累都需要強化。“不少劇作家覺得,原創作品少與生活積累有關,其實生活積累不是為寫作而刻意去積累一種所謂的生活經驗。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發現的眼光,無法從生活中提煉出有意味的內涵。這方面,當代小說創作可以提供一些較為有益的經驗。”在楊揚看來,小說界對于小說中觀念性的東西比較關注,尤其是文學批評的開展,有助于促進小說家提煉自己的生活經驗。相比之下,戲劇批評難以達到小說批評的高度,所以從小說中尋取戲劇創作資源,成了最近幾年中國戲劇創作的一條重要途徑。
另一方面,戲劇的表現方式和藝術特征迥異于文學與影視,這也意味著文學作品在進行戲劇改編時會遇到許多難題,改編難度大、排練周期長、表演要求高,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會受到諸多限制。創作者需要深入理解故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敘事脈絡,在讀懂吃透的基礎上加以改編和簡化,讓原作得以在舞臺固定、時間緊湊、現場情況復雜的條件下,呈現出最好的藝術效果。這需要創作者有更高、更自覺的美學追求,有更深入、更開闊的藝術思考,不要盲目跟風、急功近利。楊揚認為,在原創性不足的情形下,近兩年仍然有一部分劇作家在努力從小說世界中尋找中國戲劇突破的可能,這也是值得肯定的,讓人們看到當代戲劇擴展的邊際并沒有規定,需要各種各樣的方式介入到這一領域中來。
改編的過程也是“創造性轉化”的過程
據中國作協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2020年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目在140部左右,熱度最高的網劇中,網絡文學改編的比例達60%。據《人民日報》報道,近五年來,我國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目超過600部。2021年,網絡文學占據了影視改編市場的大頭,其中話題討論度較高的有《贅婿》《斗羅大陸》《司藤》《上陽賦》《你是我的榮耀》《千古玦塵》等;從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四家網絡視聽平臺的2022年片單來看,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依然是各大平臺的戰略重點,在已公布的370部劇集中,有135部小說IP劇。以上數據顯示出網文及通俗文學在網絡視聽平臺播出的劇集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但與如此大規模數量的改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些改編劇集質量的參差不齊。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張慧瑜談到,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改編的驅動力不同。一些偏市場化的影視作品,會改編更流行的網絡文學,因為這些網絡文學有粉絲效應,改編成影視劇會更有市場保障,《延禧攻略》《鬼吹燈》等都是如此。還有一種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比起作品,不少制作方更關注作者本人。像馬伯庸就是網絡劇改編較為集中的作家,其創作融合了懸疑、諜戰、動作等不同類型,又頗具現代感,因而受到不同播出平臺的追捧。繼《長安十二時辰》《風起洛陽》《風起隴西》《古董局中局》等劇之后,愛奇藝宣布接下來將與馬伯庸合作12部作品。
同時,隨著流量福利和IP狂歡熱潮的逐漸消退,影視行業不得不重新評估當下的業界生態,反思過去的影視創作模式,重新關注作品的內容和藝術水準。張慧瑜表示,電影《刺殺小說家》的改編實踐值得網文改編的關注。“原著雙雪濤的小說帶有先鋒實驗色彩,但改編成電影之后,導演進行了二次創作,使其變得更加豐富,既把原作品的精神內核表現了出來,又表明影視與文學是兩種不同的媒介,需要完成創造性轉化。而這恰恰為今后影視改編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實踐方式。”
標簽:
- 文學以不同的呈現方式開拓延伸自身價值
- #冬奧頒獎禮儀志愿者每個轉彎都是直角#
- (國際疫情)綜合消息:新西蘭日增新冠病例破千 荷蘭解除多數防疫措施
- 【春運我在崗】“90后”計量鉗工顯微鏡下零誤差檢測
- 元宵節里堅守崗位的地鐵建設者
- 冬奧發布|科技部:辦賽、參賽、觀賽全流程彰顯科技冬奧魅力
- 冬奧發布|Info-AV技術:讓冬奧會好聲音搭上技術創新“快車”
- 云南勐海:春耕春種掀熱潮
- 錨定“政法工作整體走在全省前列”目標 撫順市委政法委員會召開2022年第一次全體委員(擴大)會議
- 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
- 部門負責人述職述廉
- 別下載!這14款APP涉嫌超范圍采集個人隱私信息
- 三部門聯合印發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文件 未統一監管資金撥付節點
- 外國運動員盛贊北京冬奧會:一個“好”字顯然不太夠用了
- 辭職都能監測?別把員工當工具
- 新冠疫苗成業績增長新亮點 中國市場依然是“兵家必爭”
- 元宵節里堅守崗位的建設者
- 國家衛健委:正在研究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病歷
- 美國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槍械制造商賠償7300萬美元
- (港澳臺)臺灣新增67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 科學家發現最早的“花骨朵”化石
- 我國首個航空物流專項規劃出臺 將實施“客貨并重”發展策略
- (國際·圖文互動)(1)專訪:韓中兩國應繼續發展面向未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訪韓國總統文在寅
- (國際·圖文互動)(2)專訪:韓中兩國應繼續發展面向未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訪韓國總統文在寅
- 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高,兩市超3500股上漲
-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多角度詮釋“廬山戀”
- 廣東省財政廳:電子、紙質票據具同等法律效力
- 外媒:烏克蘭政府機構和主要銀行網站遭網絡襲擊
- 冬奧推動冰雪經濟蓬勃發展
- 找代駕遇車禍昏迷多日 家屬求助:誰來墊付治療費用?
- 全氣候電池新能源汽車誕生 極寒天氣不怕冷
- 規范房地產中介服務為什么難
- 山東榮成:天鵝湖迎來倒春寒天氣
- 貴州:春回大地 不誤農時
- 新華時評:謹防“數字形式主義”滋生蔓延
- 江蘇蘇州:乘火車出行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武漢大學設賞櫻專場:最美櫻花盛景送給抗疫英雄
- 發出懸賞廣告就應“言出必行”
- 民航局:改變重點支持客運導向 實施“客貨并重”策略
- 電子合同也受法律保護
- (經濟)國家統計局:1月份CPI同比上漲0.9%
- 報告稱超兩成受訪者春節后跳槽 一線城市仍為就業熱門
- 冬奧會帶熱全民健身熱情 21億元將用于投建185個公共體育設施
- 冬奧會帶來哪些利好
- 安徽合肥延喬路提升工程啟動封閉施工
- 湖南郴州2名確診病例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立案偵查
- 北京冬奧會·冰壺|第三勝!中國女子冰壺隊擊敗英國隊
- (新華全媒+)“直播帶崗”助力“穩用工”
- 內蒙古通遼發現1例境外返回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
- 湖南郴州2名確診病例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被立案偵查
- 癡心刺繡34年 非遺“武氏繡法”傳承人為古老技藝融入時代元素
- 遼寧葫蘆島本輪疫情累計確診104例 多人被問責
- 領略中國文化魅力
- 中國駐約翰內斯堡總領館提醒僑胞注意交通安全
- 云南麻栗坡新增1例無癥狀感染者 系集中隔離點發現
- 金觀平:冬奧推動冰雪經濟蓬勃發展
- 2022年1月第3期成都中藥材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9%
- 2月下半月全國大部擴散條件較好 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
- 20年前的今天,中國冬奧首金!
- 5億觀眾觀看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 生態文明示范建設(224)|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
- 幸福食堂飯香濃濃(新春走基層)
- 生態環境部發布2月下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 北京冬殘奧會將堅持人性化防疫政策
- 意大利憲法法院否決就安樂死舉行全民公投
- 北京冬奧組委:2月15日涉奧人員復檢陽性2人
- 塑料制品盛熱食 這些隱患要當心
- 投資21億元!支持體育公園、足球場等185個項目建設
- 1月全國受理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同比增長31.5%
- 銀保監會印發《融資租賃公司非現場監管規程》 引導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 中國日報
- 【世界看冬奧】英媒:北京冬奧會創造多項性別平等紀錄 開幕式女性旗手比例達73%
- 冬奧之愛
- 【世界看冬奧】英國媒體:冬奧賽場氛圍友好 跌倒運動員受到鼓勵
- 國家發改委:安排21億元支持體育公園等項目建設
- 民航局:涉奧人員出境將進入高峰期
- (經濟)1092.8萬噸糧食是咋種出來的?——山城重慶“巴掌田”里的“穩糧經”
- 民航局:春運前30天共運輸旅客2789.6萬人
- (北京冬奧會)中國冬奧首金20周年 楊揚想對大家說
- 戰報|北京冬奧會女子冰壺循環賽中國隊8:4戰勝英國隊
- 香港演員黃一山:大灣區為演藝事業提供大平臺
- 蘇州新增本土18+1,詳情和軌跡公布
- 列車上的熱鬧元宵
- 蘇州封控區居民收到甜蜜“圓滾滾”
- 微信轉賬留隱患 結賬不規范消費者“入坑”
- 1塊錢也能坐火車?這趟公益“慢火車”25年不漲價
- 意大利憲法法院否決就安樂死舉行全民公投
- 塑料制品盛熱食 這些隱患要當心
- 北京冬奧組委:2月15日涉奧人員復檢陽性2人
- 投資21億元!支持體育公園、足球場等185個項目建設
- 銀保監會印發《融資租賃公司非現場監管規程》 引導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 1月全國受理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同比增長31.5%
- 中國日報
- 【世界看冬奧】英媒:北京冬奧會創造多項性別平等紀錄 開幕式女性旗手比例達73%
- 冬奧之愛
- 【世界看冬奧】英國媒體:冬奧賽場氛圍友好 跌倒運動員受到鼓勵
- 民航局:涉奧人員出境將進入高峰期
- 國家發改委:安排21億元支持體育公園等項目建設
- (經濟)1092.8萬噸糧食是咋種出來的?——山城重慶“巴掌田”里的“穩糧經”
- 民航局:春運前30天共運輸旅客2789.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