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包餃子吃年夜飯、體驗中國傳統藝術、在博物館了解民族文化……這個春節,多地在華外國人“花樣”感受中國年。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自古以來就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作為一名中國女婿,36歲的巴基斯坦人莫北今年選擇在中國過節。“過年期間一大家子人一起吃團圓飯,女兒和中國親戚家的小朋友玩得也很開心。”他說。
大年初一,莫北在家門口貼春聯。受訪者供圖
2007年,莫北來到寧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學習漢語。完成本碩階段學業后,他不僅習得一口流利漢語,還在校園里收獲了甜蜜愛情,如今一家人定居在寧夏銀川。
“以前想家的時候,也難過地哭過,現在這里就是家。”莫北說,在寧夏的家人和朋友讓他并不覺得孤單。
和莫北一樣,供職于寧夏農林科學院的巴基斯坦籍專家扎法·伊克巴爾也選擇“留守”中國,“我在寧夏過了好幾個春節,每一次都很難忘。”
今年,為了讓外籍專家和留學生感受年味,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組織了“四海同春”虎年春節系列文化活動,體驗學剪紙、畫國畫、寫書法等春節年俗。
這是扎法人生中第一次嘗試剪紙。“有點難,但能體驗到這種藝術很驚喜。”他說,“我還學著握毛筆、寫漢字、練書法,還嘗試了幾種中國傳統樂器,很有意思。”
過年期間,扎法(右二)受邀在中國朋友家吃團圓飯。受訪者供圖
對于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29歲留學生羅妲來說,在中國度過的三次春節給她帶來的最大收獲是學會了包餃子。
羅妲記得,她初到中國不久時,有一天老師、同學忽然祝她“新年快樂”,她還納悶:新年都過去好多天了呀。“我第三次過中國年,就很適應了。”她說,“現在我和面、搟皮、剁餡、包餃子,樣樣都會。”
2019年,羅妲以交換生的身份來到山東濟南的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半年后,她考上了學校的翻譯專業研究生,如今已升入研究生二年級。一同來留學的,還有她的未婚夫奧斯卡。
“來到中國,發現兩個國家還有挺多共同點的,比如結婚講究彩禮、美食都有餃子。”羅妲說,因為疫情緣故,她已經很久沒有回家了,羅妲在微信上告訴爸爸媽媽:她在中國過年,過得很好。
魯·羅曼帶著兒子在廣西民族博物館了解少數民族文化和習俗。新華社記者 黃慶剛 攝
在博物館感受中國文化也成為一些在華外國人的過年選項。
40多歲的魯·羅曼來自法國西部城市拉羅謝爾,現在是廣西民族大學的一名法語專職外教,已在廣西生活近15年。今年春節假期,他帶著5歲的兒子走進廣西民族博物館,感受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和習俗。“這是我第二次帶兒子過來參觀,讓他更好了解生活的地方。”
魯·羅曼參觀的廣西民族博物館是廣西民族文化專題博物館,目前收藏銅鼓、服飾、織繡、石器、竹木器等藏品5萬余件(套),涵蓋廣西12個世居民族的工藝。
一張張少數民族服飾圖片、一條條頗具民族特色的壯錦……在民族文化陳列展廳,魯·羅曼欣賞著少數民族服飾。“這些民族服飾各有特色,很漂亮。”他在民族博物館感受到各民族“親如一家”“和而不同”,“每個民族都不一樣,但大家互相尊重、相處和諧。”
少數民族文化不僅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還印刻在人文景觀上。在左江花山巖畫展廳,一幅幅充滿人物肖像、銅鼓、太陽等畫面的“無字天書”吸引著魯·羅曼。“兩千多年了,這些巖畫大部分圖案仍然清晰,色彩鮮艷。”
魯·羅曼認為博物館為他了解中國各民族風情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春節期間他還打算在南寧周邊探索新的文化景觀。
魯·羅曼帶著兒子在廣西民族博物館了解少數民族文化和習俗。新華社記者 黃慶剛 攝
雖然背井離鄉,但在華外國人們感受到賓至如歸,也對新一年充滿期許。
一些留學生希望自己能像虎一樣無畏前行,在學業上有更大收獲;扎法盼著疫情早日結束,能回巴基斯坦和家人團聚;羅妲準備在國外社交媒體上開設自己的賬號,分享自己在中國生活、學習的點滴故事和新鮮見聞。
“新的一年,祝愿我的家人們都能健康快樂,平安幸福,財源滾滾來。”這是莫北最大的新年愿望。(記者孟佳、謝建雯、劉海、蕭海川、黃慶剛)
- 在華外國人“花樣”感受中國年
- 中國“冰城”為冬奧助力添彩
- (社會)(7)黎錦傳到“滴帕幔”
- (社會)(5)黎錦傳到“滴帕幔”
- (社會)(10)黎錦傳到“滴帕幔”
- 中外媒體體驗“雙奧之城”創新發展
- (社會)(9)黎錦傳到“滴帕幔”
- (社會)(2)黎錦傳到“滴帕幔”
- (社會)(3)黎錦傳到“滴帕幔”
- (新華全媒+)(3)上海這個社區的小朋友用雙手實現“冰墩墩自由”
- (新華全媒+)(5)上海這個社區的小朋友用雙手實現“冰墩墩自由”
- (新華全媒+)(6)上海這個社區的小朋友用雙手實現“冰墩墩自由”
- 商務部:年貨節冬奧特許紀念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1.2倍
- 寵物食品打包成“年夜飯”有網店銷量上千!行業人士:需加強監管
- (新華全媒+)(7)上海這個社區的小朋友用雙手實現“冰墩墩自由”
- 渝昆高鐵春節后加速建設
- 外交部:中美雙方將于近期舉辦一系列活動紀念尼克松總統訪華50周年
- (新華全媒+)(2)上海這個社區的小朋友用雙手實現“冰墩墩自由”
- 10天賺8000?杭州28歲姑娘靠這個在春節賺了錢
- 冬奧會幕后支持者流金歲月 絕美畫面背后的“黑科技”
- 75元成本羽絨服標價1589元賣被罰,ELAND衣戀道歉
- 安徽:省級領導每半年至少一次到基層現場辦公解決問題
- 解密來自“五湖四海”的高山滑雪選手:為何都偏愛這個項目?
- 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明年全部更新匯交
- 幫旅客“搶”票的高鐵“精算師”:17年來“搶”票1180萬張
- 上海一轎車在隧道內撞擊后“彈飛”起火,無人員傷亡
- 人民銀行:2021年四季度工業企業收入和利潤增速企穩
- 春節假期發生多起酒駕醉駕較大事故,公安部交管局提示駕駛人朋友:自覺抵制酒駕醉駕 勿心存僥幸酒后駕車
- 奢侈品齊漲價 Louis Vuitton宣布近期漲價
- 上海一居民家起火致3死,中國消防:電動自行車成突出隱患
- 人民財評:春節消費問題多,別“自認倒霉”!
- 2月9日機動車未禮讓斑馬線交通違法行為曝光
- 農業農村部:到2025年建設1000家國家級生態農場
- 國家衛健委: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02264.6萬劑次
- 北京冬奧會|國際奧委會:花滑團體賽“法律問題”仍在研究中
- 北京冬奧會·冰壺|中國冰壺女隊憾負丹麥隊
- 地球內核并非固態而是超離子態
- 冬奧總師張利: “雪如意”“雪飛天”的締造者
- (新華全媒+·北京冬奧會)冰壺——女子循環賽:中國隊不敵丹麥隊
- 陳巍奪得北京冬奧會花滑男單金牌
- 美國選手陳巍獲北京冬奧會花滑男單冠軍
- 攻克這些難關 才能抵達元宇宙的彼岸
- 完整花朵現身一億年前琥珀 吐露被子植物演化原因
- 時代呼喚更多狠抓科技創新的企業家
- 地球內核并非固態而是超離子態
- 冬奧總師張利: “雪如意”“雪飛天”的締造者
- (新華全媒+·北京冬奧會)冰壺——女子循環賽:中國隊不敵丹麥隊
- “十四五”衛生健康行業將制修訂百項標準
- 鋼架雪車:前兩輪比賽德國選手暫列第一 閆文港、殷正分列第3、7
- ?廣東珠海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聚焦“三個強化”扎實治理互聯網有害信息顯成效
- “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云南分會場線上交易額達2.57億元
- 貴州網信辦等部門2021年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網站701家、賬號125個
- 兩部門:健全能源供應保障和儲備應急體系
- 口岸檢疫員:有序有力阻疫情
- 吃碗熱騰騰的羊肉粉
- 山東東營舉行“賀新春 促就業”招聘會
- 鄉村公益課堂助力多彩寒假
- 傳承——團結你和我
- #金博洋暫排第2#
- (國際疫情)英首相:計劃提前解除英格蘭剩余防疫限制措施
- 古麗駝王純正奶源!高純度初乳益生菌配方駝乳粉,營養更均衡
- 韓國總統選舉倒計時一個月 “兩強”即將對決
- 13日清晨,一起去賞今年最亮“啟明星”開啟黎明!
- 北京冬奧組委—— 北京冬奧會將實現全部碳中和
- 互聯網內容審核員眾生相:吃青春的飯 熬最深的夜
- 中國隊年輕選手摘金奪銀,多個項目實現參賽—— 雪上項目 值得期待(盛會進行時)
- 新春走基層|圖片報道
- “仍然危險” 世衛組織再次警告勿輕視奧密克戎
- (北京冬奧會)克羅地亞官員:祝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取得圓滿成功,愿推動兩國體育合作邁上新臺階
- 新春走基層|曬曬我家的年夜飯
- 韓國總統選舉倒計時一個月 “兩強”即將對決
- 13日清晨,一起去賞今年最亮“啟明星”開啟黎明!
- 山東黃金出現首虧 加快整合打造世界級黃金生產基地
- 浙江交科出售化工資產獲得批復 借殼四年基建板塊穩定支撐業績
- 綠色動力回A四年凈利增2.4倍 并購與自建并行擴大項目規模
- 海爾生物預計凈利連續兩年倍增 研發支出連續5年增加
- 西班牙國王新冠檢測呈陽性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7例本土確診病例
- 被騙后上網求助,找“高人”幫忙追回詐騙損失,靠譜嗎?
- (體育)滑雪要翻山越嶺?室內滑雪場讓南方也能“家門口滑雪”
- 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病例7例 均在廣西
- 河北固安:明日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 北京冬奧會 這樣實現用雪自由
- 2月9日河北無新增確診病例
- 孕媽接種新冠疫苗 寶寶也有抗體
- 廣西新增本土確診7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例
- “植入廣告屬廣告代言”是必要規范
- 醫療保障團隊,在救援“賽道”上時刻待命
- 北京:鼓勵幼兒園招收2至3歲幼兒
- 冰雪熱 年味濃
- 星空有約|一起去看晨曦中最亮的星,約嗎?
- (星空有約)13日晨我國公眾可賞今年最亮“啟明星”
- (經濟)俄羅斯經濟2021年預計增長4.6%
- 2022年 中國航天發射任務將實現多個“首次”
- 中國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萬億元
- (財經·行情)美元指數9日下跌
- 俄羅斯經濟2021年預計增長4.6%
- (經濟)俄羅斯經濟2021年預計增長4.6%
- 2022年 中國航天發射任務將實現多個“首次”
- 中國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萬億元